李宝臣企业管理著作连载:并非荒诞的理论——献给雄心勃勃的老板们
七十、社会不是一个人的社会
在中国的文化中,有人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也有认为"人之初,性本恶"。争论不止。在西方,也有许多人认为人生下来就是自私的。我们且不去管它哪种理论正确,我们可以估且认为人生下来就是自私的也不妨。因为在如此民主和信息流非常快捷的社会里,似乎每一个人都不可能逃脱社会这个系统的约束。
下这样的断语之于许多老板们的意义在于:你的一切经营行为和管理行为都是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的子系统。故而这个母系统和子系统之间那种千丝万缕的联系真是难舍难分。我在给许多老板们咨询过程中,时常听到许多老板几乎都有一个强烈的"愿望":快点发财。搞企业办公司,把规模做大,或云快点发财,原本都是无可厚非之事。问题是,一个企业如果想发财或其它的愿望,这并不是你一个人的愿望,而是每个老板的共同目标。一个社会财富的总量在一定时期内是相对固定的,作为一个子系统的企业,老板们要想发财有赖于社会财富总量的增长,而并不是非常简单的财富位移。如果大家整天就琢磨怎样把别人的钱掏出来据为己有,便会增长欺诈行为,或许这正是中国的封建社会几乎都异口同声地将商业视为"末"的道理,重本而轻"末",将商业放到非常无足轻重的地位,并言无奸不商。
那么我们今天处于发达的商业社会里,并不是商业就成了“本”了。而是通过这个“末”的信息反馈,反映社会需求的真正状态是个什么样子,从而确定“本”的方向。我们的企业想要快速发展,决不可能离开这个社会的现实,即这个社会的系统约束。也就是说,这个社会既然是个系统,就并非只有你一个,故而你在考虑发财的同时,你就应该与这个发财的环境状态予以匹配。当别人都受穷的时候,即别人没有购买能力的时候,你的财源从何而来?有些老板也许是眼光过高,动辄和麦道、波音之类的比,或和李嘉诚、霍英东比,人家干了几十年,人家所处的市场环境是什么?而我们则不是市场发育那么好的环境中,老板们如果不是想干点对民族有贡献的事业,而是一味地去做发财的梦,或许永远就是梦。在这个方面连老美都深知,要想从第三世界国家掠夺利润是十分困难的,于是便有经常性的所谓无息贷款、政府贴息贷款之类的经济行为和政治行为,你真以为他们是傻子呀?其实,那是我们中国人的“欲先取之,必先与之”的理论的应用。
所以,我要对老板们说,这个社会是我们大家的,而不是你一个人的。人与人之间是相互约束的,要追求更加广博的事业,而不要闭门只做自己发财的美梦;要多去垦荒,多去播种,不要只经营那一块小小的所谓高产田。当别人都有田可种的时候,你就可以把种子卖给他们,这样并不影响你发财。(未完待续)
备注:本书系旧作,1997年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