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劝走一位前来办业务的老奶奶,一半为公一半为私。
这位老奶奶一定在大厅等了很久,因为一个下午虽然在不停地办着业务,但座椅就没见怎么空下来过。
当老奶奶坐到我柜台前的时候,大厅的座椅上依然是满满的人。老奶奶是来办什么业务呢?原来她有一张定期存单到期了,打算取出来转开为活期存单,方便以后支用,这是一笔简单业务,好办。可刚办不久,就知道了它的难处,难在哪里呢?当我请奶奶在存单背面签名处签名时,奶奶一边摇着手一边说:“我不识字,一个字也写不来,要不,我把名字说给你听?”
奶奶的想法很好,可以凭录音办业务倒是蛮方便的,可惜现在还没实现。为了能把奶奶的存单转开一下,我建议奶奶找个人代她签名,不只是签一次,可能一共要签三次。虽然这样有点不严谨,但也只好如此。问题是大厅里没有客户愿意代奶奶签字,他们有他们的顾虑,怕到时候好事变成坏事,反而不美。我理解。
可这么僵持着怎么办?一边是不会签名的奶奶坐在柜台前一筹莫展,一边是大厅满满的焦急观望着等待办理业务的人。
我想,奶奶这个业务可办可不办,因为她并不是着急用钱,也不是要转开定期存单,而是为了过几天支取方便转开成活期存单。我耐心给奶奶解释:“奶奶,定期存单到期后可以随时支取,过期天数按活期计息,不必取出来重新开活期存单,等您真正需要用钱时,让您的儿女陪你一起过来。”
奶奶听了我的解释,看了看身后座椅上黑森森的人,叹了口气:“有文化真幸福。”带着些许遗憾和失落离开了柜台。
大厅里的人又继续有序的流动起来,一切复归常态。可是我的内心却无法宁静:对于一位需要帮助的老人却无能为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