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几个孩子六七岁的时候,大舅是过得最好的,孩子们都喜欢到大舅家去,称大舅家为饭店,因为只要到饭时,总会有好吃的。大舅热情好客,即使是自己少吃两口,也会让这些孩子,吃得小肚朝天,尽管大舅妈因为这事不悦,免不了要和自己口角,大舅也是甘之如饴。
到了孩子们10岁左右,二舅、三舅都各有自己的事业,但是刚刚起步,依然是大舅踏踏实实还算富裕,孩子们依然喜欢去大舅那里围着大舅转,大舅带着自家儿儿女出去玩的时候,也会带上正好赶上的“大舅大舅”叫的贼亲的外甥外女,这些孩子们想吃好吃的,大舅给买,想照相,让他们花着天价的价钱,围着孔雀照了一张相。
又过多年,一个小外甥,出去考学,父母没时间送他,大舅把他送到了北京,路上买了好吃的,还眼巴巴的站在那里目送。也是那年,另一个孩子上初中,眼睛近视了,舍不得配眼镜,大舅领他去配眼镜,路上遇到了个公园,大舅看到孩子对公园那么期盼,但是兜里的钱只够配眼镜,不够买门票,大舅带着他来到一处隐秘的墙边,带着他翻墙去了趟公园,然后又带他配了眼镜,那天那孩子的愿望全都得到了满足。
大概又过了5年,大舅一如既往的过着踏实平常的日子,社会在进步,而他所从事的行业,只够小康。这时候,三舅飞黄腾达,把家中的孩子一个一个的,全都接到他的身边,都在他的公司给他帮忙,孩子们又开始围着三舅转。
起初孩子们赚钱,回到老家,会去看看大舅。没过几年,在外面摸爬滚打的老二也来到了老三的公司,和老三一起创业。老二用着老三的名头和挣来的钱,大肆的花销,孩子们只要是和老二在一起,无论是吃的、喝的、住的,他都会安排的妥妥当当。于是除了和老三交好之外,大家更喜欢和老二在一起。因为老二可以让他们变成吃奶的孩子。他们常常打趣的说,如果发达的是二舅就好了。
不知不觉的,孩子们忘了老大,甚至开始觉得他没用,他们也不会在意大舅给的那一口吃的,吃饭的时候,他们也看不见大舅,视大舅为空气。逢年过节买东西的时候,他们只给二舅三舅买,在家族群里发红包,二舅三舅发红包时,那一个一个的微信表情,都是下跪甩头的,老大发红包时,红包都被领走了,群里却一片寂静。
大舅已经俨然成了一个无用的人,即使是他仅存的那点孝顺,他倔强的不愿意离开家乡、死死地守着父亲的心理,也被人嗤之以鼻,说他没出息,说他找借口不愿改变。媳妇心疼他,边哭边埋怨说,你以为你还是那个能给他们买好吃的,带他们出去游玩的大舅吗?相比起来,老二老三更有用,他们都要抱大腿,巴结他们,你现在没有用了,孩子们鸟都不鸟你。他依然沉默不语,踏实的干着他认为对的事。
一场病让他倒下了,当他躺在医院里的时候,几个孩子,发了200块钱的红包,这让他开心不已。病好之后他大老远的来到老三的公司,他期待见到每一个人,孩子们依然看不见他。那200块钱,是他们商量着谁也不多给谁也不少给的结果,只是不得不发的意思表示,毕竟他还是老三的哥哥。
富裕后带你飞黄腾达的人对你的恩和贫穷时给你添柴送暖的人对你的恩,都是上天对你的一片善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