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史上,从别的国家借道去攻打另外一个国家的事情有很多,比如夫差伐鲁,比如北晋南楚的城濮之战等等。可是为什么只有假虞灭虢这一次让借道成为了典型中的典型?
这一切还要从晋的政治野心说起
一、情节出人意料
假途灭虢讲的是什么?是晋献公借虞国的道路去攻打虢国,回头来又把虞国给灭了的故事。
别的国家借道,借了就借了,要么就不借,也没有什么精彩的事情发生。然而只有虞国是不但借了,反而自己还搭进去了。所以从故事情节来讲出人意料,形成反差。
二、故事高潮迭起
你以为仅仅是灭了虢国顺带灭了虞国就完事了吗?并不是的。这一切都是有根源的
晋为什么讨伐虢国?是因为在曲沃晋和翼晋争夺晋的执政权的时期,虢国支持翼晋,然后翼晋失败了,于是余下的分支都逃到了虢国。
可以这样说,虢国是翼晋的最后的大本营,当然,也是曲沃晋的眼中钉,肉中刺。
然而由于晋和虢国之间相隔很远,再加上局势还不稳定,于是讨伐虢国的事情就暂时搁置,直到晋献公上位之后,下定决心要铲除旧党,这才把讨伐虢国提上日程。
然而要讨伐虢国必定经过虞国,于是,晋就和虞国商量着借道。
这个时候,更精彩的部分出现了:虞国国君同意借道,而虞国大夫宫之奇不同意借道。然而胳膊拗不过大腿,最终还是虞国国君说了算,同意了晋借道去讨伐虢国。
此时此刻的晋国力逐渐强盛,讨伐虢国自然不在话下。当然,回头来灭掉虞国也是不在话下的。
三、有深远影响
其实,从晋献公当上国君之后的一系列集权行为来看,虞国借不借道,最后的结局都是一样的,都会成为晋的一部分。
然而,好的故事总是不肯一口气讲完,总要有横生枝节的事情发生。如果按部就班,晋灭了虞国,灭了虢国,这不过是晋国力强盛的必然产物罢了。
可是偏偏是先灭了虢国,回头来又灭了虞国。就好比123突然被打乱了队形,变成了132,就格外引人注目。
然而,大夫宫之奇早就看透了一切,看透了晋献公的野心。只可惜劝不醒自己的国君。
于是宫之奇留下了唇亡齿寒的名句之后,举家离开了虞国。果然,打完虢国之后的晋献公,顺手就灭了虞国。
当初,虞国国君对宫之奇说,我和晋献公是同姓,他不可能攻打我的。可是,纵观晋献公的所作所为,别说你是他同姓,亲如自己的堂哥堂弟,自己的三个儿子,晋献公都不曾放过,更何况你只是个他同姓而已。所以,在晋献公眼里,灭了你虞国真不是什么值得一提的事情。
可是宫之奇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把一切的厉害因果给虞国国君剖析明白,虞国国君还是没能听宫之奇的。最终,虞国也被晋所灭亡。至此,假途灭虢的事情正式结束了。然而,整个事件的警醒和教育意义,却从此流传下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