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病,病位在表。
发热,就是免疫系统起反应,发烧了。恭喜恭喜。
汗出,说明毛孔是打开的。
恶风,不喜欢风吹。
脉缓,加上太阳病在表的脉浮,说明是浮缓的脉。
以上,就是太阳病“中风”的症状。
而这里的“中风”,就是说吹到风了,大家注意“太阳病中风”跟现代医学对“中风”的定义是不一样的。
有同学会问,为什么中风会汗出,或者说多汗?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和谐故耳。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
最开始,“君之疾在腠理……”腠理,就是卫气所在。
中医有“风伤卫,寒伤营”的说法。
又“荣(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这个微循环是营→卫→营。
营生卫,营卫和谐则无汗,要是风邪伤到了卫气,导致营分的能量无处可去,就从汗孔发出来成为汗。这就是中医“汗血同源”之说的由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860220/b29455ae1bae7a52.jpg)
有同学又要问,为什么中风会脉缓?
医家会说风为阳邪,风进来是飘来飘去淡淡然的,所以脉缓。
这只是大略的说法。
《针灸甲乙经》比较好玩,给八风都注解了一遍:
风从南方来,名曰大弱风。其伤人也,内舍於心,外在於脉,其气主为热。
风从西南方来,名曰谋风。其伤人也,内舍於脾,外在於肌肉,其气主为弱。
风从西方来,名曰刚风。其伤人也,内舍於肺,外在於皮肤,其气主为燥。
风从西北方来,名曰折风。其伤人也,内舍於小肠,外在於手太阳之脉,脉绝则泄,脉闭则结不通,善暴死。
风从北方来,名曰大刚风,其伤人也,内舍於肾,外在于骨与肩背之膂筋,其气主为寒。
风从东北方来,名曰凶风,其伤人也,内舍於大肠,外在於两箫腋骨下及肢节。
风从东方来,名曰婴儿风,其伤人也,内舍於肝,外在於筋纽,其气主为湿。
风从东南方来,名曰弱风,其伤人也,内舍於胃,外在於肌,其气主为体重。
胖叔的理解是,某一阵风吹过来,刚好把卫分的能量给打坏了,就如漏气的气球,软趴趴的,对应的脉象就是软软,缓缓的。
风为阳邪只是大概的说法,要是空气的温度低一些,风气还是会偏阴寒,这时候才能用辛温的「桂枝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