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8、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9、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10、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11、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47、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
48、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若发汗不彻,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不汗,其人躁烦,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汗则愈。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也。
49、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50、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58、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59、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60、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
75、未持脉时,病人手叉自冒心,师因教试令咳而不咳者,此必两耳聋无闻也,所以然者,以重发汗虚故如此。发汗后饮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
81、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
83、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
84、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必便血。
85、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
86、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不得眠。
87、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而振。
88、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与禹余粮丸。
89、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蛔。
90、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若先下之,治不为逆。
93、太阳病先下而不愈,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里未和,然后复下之。
98、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本渴饮水而呕者,柴胡汤不中与也,食谷者哕。
101、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
108、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
109、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横,刺期门。
110、太阳病二日,反躁,凡熨其背而大汗出,大热入胃,胃中水竭,躁烦必发谵语;十余日,振栗自下利者,此为欲解也。故其汗从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呕欲失溲,足下恶风,大便硬,小便当数而反不数及不多;大便已头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热,谷气下流故也。
111、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语,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113、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必谵语,弱者发热脉浮,解之当汗出愈。
114、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清血,名为火邪。
115、脉浮热甚,而反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必咽燥吐血。
116、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欲自解者,必当先烦,烦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脉浮,故知汗出解。
119、太阳伤寒者,加温针,必惊也。
120、太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反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数者,以医吐之过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饥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医吐之所致也,此为小逆。
121、太阳病,吐之,但太阳病当恶寒,今反不恶寒,不欲近衣,此为吐之,内烦也。
122、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
127、太阳病,小便利者,以饮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
......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128、问曰:病有结胸,有藏结,其状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
129、何谓藏结?答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藏结,舌上白胎滑者难治。
130、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舌上胎滑者,不可攻也。
132、结胸证,其脉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则死。
133、结胸证悉具,烦躁者亦死。
139、太阳病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脉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结胸;未止者,四日复下之,此作协热利也。
140、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脉浮者必结胸,脉紧者必咽痛;脉弦者必两胁拘急;脉细数者头痛未止;脉沉紧者必欲呕,脉沉滑者协热利;脉浮滑者必下血。
142、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慎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脉弦,五日谵语不止,当刺期门。
143、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
145、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
150、太阳少阳并病,而反下之,成结胸心下硬,下利不止水浆不下,其人心烦。
151、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
153、太阳病,医发汗,遂发热恶寒,因复下之,心下痞,表里俱虚,阴阳气并竭,无阳则阴独,复加烧针,因胸烦面色青黄。肤瞤者难治。今色微黄手足温者易愈。
160、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
167、病胁下素有痞连在脐旁,痛引少腹入阴筋者,此名藏结,死。
171、太阳少阳并病,心下硬颈项强而眩者,当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
178、脉按之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者,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
......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179、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
180、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181、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
182、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183、问曰: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何也?答曰: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自汗出而恶热也。
184、问曰:恶寒何故自罢?答曰:阳明居中主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也。
185、本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转属阳明也。
186、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187、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
188、伤寒转系阳明者,其人濈然微汗出也。
189、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
190、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
191、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硬后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
192、阳明病,初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调,其人骨节疼,翕翕如有热状,奄然发狂,濈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胜谷气,与汗共并,脉紧则愈。
193、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
194、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以其人本虚,攻其热必哕。
195、阳明病,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必小便难,此欲作谷瘅。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196、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久虚故也。
197、阳明病,反无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呕而咳,手足厥者,必苦头痛,若不咳不呕手足不厥者,头不痛。
198、阳明病,但头眩,不恶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咽必痛,若不咳者咽不痛。
199、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憹者,身必发黄。
200、阳明病被火,额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者,必发黄。
201、阳明病,脉浮而紧者,必潮热,发作有时,但浮者,必盗汗出。
202、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
203、阳明病,本自汗出,医更重发汗,病已差,尚微烦不了了者,此必大便硬故也。以亡津液,胃中干燥,故令大便硬。当问其小便日几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为小便数少,以津液当还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
204、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
205、阳明病,心下硬满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
206、阳明病,面合色赤,不可攻之。必发热,色黄者,小便不利也。
210、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者,重语也。直视谵语,喘满者死,下利者亦死。
211、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谵语,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
212、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则止后服。
218、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满,沉为在里。而反发其汗,津液越出,大便为难。表虚里实,久则谵语。
226、若胃中虚冷,不能食者,饮水则哕。
227、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能食者则衄。
232、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
233、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虽硬不可攻下之,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若土瓜根及大猪胆汁皆可为导。
239、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绕脐痛,烦躁,发作有时者,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
245、脉阳微而汗出少者,为自和也,汗出多者为太过。阳脉实,因发其汗,出多者亦为太过。太过者,为阳绝于里,亡津液大便因硬也。
246、脉浮而芤,浮为阳,芤为阴。浮芤相抟,胃气生热,其阳则绝。
258、若脉数不解,而下不止,必协热便脓血也。
259、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
......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263、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264、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265、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烦而悸。
267、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汤证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268、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目合则汗。
269、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
270、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
271、伤寒三日,少阳脉小者,欲已也。
272、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
......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273、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274、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275、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278、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280、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281、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282、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283、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284、少阴病,咳而下利,谵语者,被火气劫故也;小便必难,以强责少阴汗也。
285、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
286、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阳已虚,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
287、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烦下利必自愈。
288、少阴病下利,若利自止,恶寒而踡卧,手足温者,可治。
289、少阴病,恶寒而踡,时自烦欲去衣被者,可治。
290、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
291、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
292、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
293、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
294、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者,是名下厥上竭,为难治。
295、少阴病,恶寒身踡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
296、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
297、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者,死。
298、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踡,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
299、少阴病,六七日,息高者,死。
300、少阴病,脉微细沉,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
308、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可刺。
325、少阴病,下利,脉微涩,呕而汗出,必数更衣,反少者,当温其上,灸之。
......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326、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327、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328、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329、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
330、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
331、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必自止,见厥复利。
332、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食以索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恐暴热来出而复去也,后日脉之,其热续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复发热三日,并前六日,亦为九日,与厥相应。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后三日脉之而脉数,其热不罢者,此为热气有余,必发痈脓也。
333、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
334、伤寒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为痹。发热无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脓血,便脓血者,其喉不痹。
335、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
336、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厥终不过五日,以热五日,故知自愈。
337、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339、伤寒热少微厥,指头寒,嘿嘿不欲食,烦躁。数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热除也,欲得食,其病为愈;若厥而呕,胸胁烦满者,其后必便血。
340、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结胸,小腹满,按之痛者,此冷结在膀胱关元也。
341、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热四日,厥少热多者,其病当愈;四日至七日,热不除者,必便脓血。
342、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其病为进。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也。
343、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厥不还者,死。
344、伤寒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死。
345、伤寒发热,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
346、伤寒六七日不利,便发热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阴无阳故也。
347、伤寒五六日,不结胸,腹濡,脉虚复厥者,不可下。此亡血,下之,死。
348、发热而厥,七日下利者,为难治。
349、伤寒脉促,手足厥逆,可灸之。
356、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
358、伤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转气下趣少腹者,此欲自利也。
360、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今自愈。
361、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今自愈;设复紧,为未解。
362、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
363、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清脓血。
364、下利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胀满。
365、下利,脉沉弦者,下重也;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366、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
367、下利,脉数而渴者,今自愈。设不差,必清脓血,以有热故也。
368、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晬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369、伤寒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者,死。
376、呕家有痈脓者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380、伤寒大吐大下之,极虚复极汗者,其人外气怫郁,复与之水,以发其汗,因得哕。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
381、伤寒,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则愈。
......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382、问曰,病有霍乱者何?答曰:呕吐而利,此名霍乱。
383、问曰:病发热,头痛身疼,恶寒,吐利者,此属何病?答曰。此名霍乱。霍乱自吐下,又利止,复更发热也。
384、伤寒其脉微涩者,本是霍乱,今是伤寒,却四五日,至阴经,上转入阴必利,本呕下利者,不可治也。欲似大便,而反失气,仍不利者,此属阳明也,便必硬,十三日愈。所以然者,经尽故也。下利后,当便硬,硬则能食者愈。今反不能食,到后经中,颇能食,复过一经能食,过之一日当愈,不愈者,不属阳明也。
391、吐利发汗,脉平小烦者,以新虚不胜谷气故也。
......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398、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差,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