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学生在课外学习时间减少,课堂学习尤为关键。一时间高效课堂成为热词,怎样在有限的课堂学习中收效更高?大家都在追寻。笔者发现,好多时候,高效课堂被戴上了一些假面具。
前不久听过一堂课《四季之美》,老师貌似按照高效课堂的模子组织教学,精心设计了任务单。课堂上4分之3的时间留给了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任务单,再展示交流。课即将结束时,有孩子站起来读课文却疙疙瘩瘩,错字频出。
孩子读错不足为奇,因为纵观整堂课,没有听到读书声,大部分时间是在讨论任务单上的问题。《四季之美》是日本散文鼻祖清少纳言所写的一篇散文。全文篇幅短小,每段由总到分,叠词频频,读来朗朗上口,极具韵律之美。不放声诵读怎能体会。从黎明到清晨,从黄昏到夜晚,清少纳言把事物的微妙变化描写得淋漓尽致,这样的细腻情趣,需要反复地诵读,才能在脑子里展开画卷,体会到文字之美。
这样的一篇课文,各种方式,不同层次地读,应该成为学习的主要方式,才能真正感受到文字之美,从而明白怎样于平常生活中去发现美,记录美。
似乎课堂上没有一张任务单,就不称其为高效课堂,不知什么时候,大家仿佛在默认这样一种观念。那么在《四季之美》这样的课文学习中,是不是非得需要一张任务单呢?笔者认为不一定需要,即使有,也可以设计成有梯度的阅读任务来展开阅读活动,用不着那么多讨论、交流、对话。不能让任务单成为高效课堂的假面具。
小组活动是高效课堂的另一张假面具。近年来,大大小小的赛事活动中,一节公开课总缺不了小组活动,有些小组合作学习,确实有效,但有些小组活动,只是个形式。看起来学生学得热热闹闹,但收效甚微。
高效课堂上,小组为单位的群学用时最多,但小组学习,决不是放任自流地学,自由发挥地学,需要教师匠心独运地组织、跟进、参与,实时调控,把握学生学习的航向,了解学习的难易,并在此基础上,点拨、引导。从小组的建立,到任务的发布,学中的跟进,学后的交流,步步皆留心,学得容易,就加快节奏,学得吃力,就调整学案,老师在整个小组活动中既是参与者又是引领者。
笔者在教学中,一篇新课文的学习,学生第一遍自由读文,目标是读正确字音,读时,让他们手中握一只笔,边读边圈画出不认识的字,读后给3分钟时间小组合作解决字音问题。可以问同学,可以查阅工具书,可以问老师,你觉得哪种方式最快能解决问题,就用哪一种。这一步,小组群学,尤为必要,效率远远高于独学。因此,课堂上,什么时候适合群学,什么时候适合独学,完全根据学习内容而定,没有固定的模子。
小组合作学习,是高效课堂中的一种学习方式,但决不能流于形式,成为高效课堂的一张假面具。
什么样的课堂是高效课堂?在双减之下,我们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追寻得更为迫切。虽然,国内一些名校的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但高效课堂绝不仅仅是一种模式,我们应该深刻领会高效课堂的内涵,本着课堂效率的最大化,学习效益的最优化的目标,因学定教,因学制案,从而让课堂真正成为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