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荒原狼》,内心要有多沉重才能感受到与之相同的频率,要经历怎样的绝望才能真的和荒原狼、和黑塞有所“感同身受”呢?

我想即使我经历简单、浅显,但依旧能感觉到这本书的绝望和冷静理智分析带来的桎梏!自我觉察与剖析似乎是这个焦虑变化时代的唯一出路!随着独生子一代的长大,我们从未有过像今天一样对教育重视、对自己在意,只是这一切到底是解脱还是新的束缚呢。
荒原狼读完了《论荒原狼——为狂人而作》,手里拿着两张自我画像陷入了沉思——一幅是荒原狼的诗,一副是这部小论文。既有感性的他、又有理性剖析入里的他,但是他又不是他!哪里有一个人能够被文字精准描述呢?即便他们都是荒原狼,可此狼不同于彼狼,又如何能够以一概之呢!

荒原狼再次陷入沉思,在走入自我剖析、蜕变之路后的种种遭遇,当想追求精神自由的时候,是否肉体、灵魂就会受到侵袭呢?他多么想真正地完成自杀的行为,因为这条路他看透了!一次次期待、实现,又一次次打破,重塑……
我对它们的认识,如同爱虚荣而一无所获的猎手熟悉狩猎的每一步骤,如同交易所老手熟悉投机倒把、获取利润,继而变得没有把握,以致最后破产的每一阶段一样。这一切,难道我现在真的还要再经受一遍?
难道真的还要再经受一次所有这些痛苦、所有这些困惑的烦恼,了解自我的卑微低贱的痛楚、所有毙命前的恐怖、临死前的惧怕?预防重蹈覆辙,避免再次忍受这些痛苦,逃之夭夭,不是更加聪明简单吗?
在这样一个众人沉迷的规矩社会中,想要活出自我何其难!我想我终究不是荒原狼,我不能像他一样坚持自我,也许是我的经历不够,也许这就是我必须经历的。今天见了李校,谈了新的国际教育项目事情。但我发现自己没有了以前对于新机会到来时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反而更多了一份信任、责任与来之不易,这可能就是自己一次新的启程吧。

想想曾经在国际学校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学生手机、外卖、外出、住宿、老师管理等问题又都要在两年后卷土重来了,我准备好了吗?我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这次不光是重回,还要走入新的教学领域,面对很多新的挑战……以及自己现在在做的读书笔记、微头条、斯坦福基金会、今今乐道等事宜,我真的平衡好了吗?
也许我依旧没有准确答案,就如自己最近处理这些事情需要时而平分时间、时而集中处理一样,真的要到时随时调整吧。如果说以前自己是死板固执的,现在的灵活调整不纠结是否又可以算是一种成长呢?
除此以外,此刻的我可能要比两年前具备些许勇气,些许敢于归零和打破一切旧有、拼尽一切向死而生的勇气,这也许和荒原狼是一样的!
我不能说,这个“决心”大大地改变了我的生活。它只是使我遇到痛苦时更无所谓了,在喝酒和服用鸦片剂时更无忧无虑,对能忍受的极限稍许好奇了一点,除此以外,别无其他感觉。
也许成长从来不是什么华丽转身,一切本就没什么不同。那些都是我们虚构出来的电影情节罢了。可能这条路上依旧有坎坷、痛苦,会让我感觉再度陷入轮回中,但也许这就是生活本身,可是轮回的到底是某个阶段,还是某种情境?我们到底要逃避什么,或者说从什么里面挣扎出来呢?

看看《荒原狼》似乎有些许答案。荒原狼亲眼看到了送葬队伍的整个仪式过程,这一切是那么悲哀!但悲哀的对象到底是死者、死亡本身还是整个送葬队伍和仪式呢?在死者送葬的路上,是否所有人都是情真意切地痛哭呢,还仅仅是环境需要。
这个世界方方面面无不如此,荒原狼想逃避、想离开,但似乎也是徒劳,一直还混迹于普通人中间,就如他遇到教授时一样。
正当我——哈里·哈勒尔——站在街上,对这意外的相遇感到惊讶,受到别人的奉承,心里美滋滋的很有礼貌、很热心地看着那位和蔼可亲的男子,看着他那近视的眼睛、和善的脸时,仿佛另一个哈里就站在旁边,同样狞笑着站在那里,心里想,我这个兄弟多么奇怪、多么糊涂、多么会说谎,两分钟以前,他还痛恨这个可恶至极的世界,还呲牙咧嘴地向它挥拳头呢。而现在,一位可尊敬的老实人叫了他一声,很平常地向他打了个招呼,他就感激涕零,欣然接受,高兴得像一只满地打滚的小猪崽似的,陶醉在那一点点善意、尊重与亲切之中。
他依旧会不自觉地被这个社会的人所影响,即便自己再不情愿,依旧会享受那种温暖,并勉强做出符合对方的礼貌式回应。
我想,大多数人也都像我一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被迫违心做事,违心生活,违心行动,他们探亲访友,聊天交谈,到机关上班办公,做所有这些事情都是被迫的、机械的、不是心甘情愿的,这些事情也可以由机器做,也可以根本不做;
正是这种永远运转不休的机械妨碍他们——如同妨碍我一样——批判地看待自己的生活,妨碍他们看清并感觉这种生活的愚蠢、浅薄、可疑、毫无希望的悲哀和空虚。
我们现在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但又庆幸我们不在荒原狼、黑塞的时期,我们生活在一个进步、开放的时代,我们可以找到各种信息、尝试做不一样的自己。
但是这么长时间以来我们的人生又何尝不是像荒原狼所在时代一样,一个个的剧情在上演,我们几人又在这样的剧情中做了自己真正的主人,多少人又只是扮演一个个角色呢?

我突然清醒过来:自己以往的沟通、交流都已经成为了一种固定模式,这种模式温文尔雅、举止大方、有理有节,从来不动脑子、不去感受,一切是那么自然,曾经自己多么骄傲这一杰作,这是我经过无数日夜的努力才达到的!
此刻我才明白自己有多幼稚,只是从一个不会社交、处处碰壁的少年走到了一个用公式套生活无知中年而已。我终于清楚其中缺了什么!缺少了真实!缺少了情感流动和用心感受,在这样的演出里没有别人,只有自己!我们算计着一切,都是为了达到自己的某个目的!

如果读书是为了去体验、感受和生活,那我愿意带着这几本微弱的书之光,重新走回教育之路,投身于国际教育。我渐渐明白要做怎样的教育了,教给学生什么了——那就是做一个活生生真实有血有肉的人,感受一切,我想这才是人生而为人的基础所在吧。
如果能够时时觉察,感受一切,做自己生命的主人,在每一个当下为自己的选择负责。那也许此时的轮回就会发生改变,这一切会变得多么有意义而又有丰富多彩啊!
即使道路艰辛,但值得为之探索而努力!这是我的意义还是又一个自我欺瞒的借口和荒诞不经的找寻呢,管它呢,去做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