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讲过,陈蕃与东汉时的窦武和刘淑被世人成为“三君”的原因。
那么《新语》开篇第一篇文章在德行篇中为什么首先把陈蕃拿出来讲呢?这里面一定要有它的道理。
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
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簿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
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文章中说,陈蕃的言谈举止堪称世间的典范。文章中首先亮明观点。然后陈述了一个事实来说明他德行高尚。
大意是,陈仲举的言语是士子的榜样,行为是当世的模范。
他一出仕,登上车子拿起御马的缰绳,就有涤除污秽刷新政治的志向。
在他任豫章太守时,刚到,即询问徐孺子的住处,要先去拜访他。
徐稚,字孺子,豫章人。品行超俗,不肯为官。陈蕃任豫章太守时,平素不接宾客,唯因稚特设一榻,以示礼遇,稚去即悬挂起来。
主簿禀报说:“大家希望太守先进官署。”陈说:“周武王经过商容居住的里巷,尚且俯身靠着横木以示尊敬,平时奔走求贤,连席子也没暇坐暖。我礼敬贤士,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文章虽寥寥数语,我们已经可以看出来陈蕃的言谈举止可以称得上世间典范。
不仅如此还有其他的事实也能说明陈蕃的贤达世范。
当陈蕃听老百姓称赞服丧二十多年的赵宣的德行时,州郡几次礼请他。郡里把他推荐给陈蕃,陈蕃问到他的妻女,知道赵宣的五个子女,都是居丧期间生的。
陈蕃于是大怒说,圣人制定礼法,有品行道德的人,都得遵守;不肖的人,也应努力做到。而祭祀不须次数太多,太多了,反而不敬。你现在睡在墓中,在墓中养儿育女,欺世盗名,迷惑群众,污辱鬼神。
陈蕃于是办了他的罪。
这个陈蕃治赵宣罪的史实,在《新语》里并没有提及。这是我通过查阅史料而得知的。
从这件事上,可见陈蕃,陈仲举的贤明,以及谈举止堪称世间的典范。
补充说明:
豫章,汉朝至唐朝的行政区划名,始于汉高帝初年(约于公元前202年),时设豫章郡,郡治南昌县。
后在东汉、三国、两晋以及南朝时期,豫章郡、豫章国为大致相当于今江西省北部(吉安以北)地区的地理位置。
《德行》篇第一章,虽然对陈蕃只有三行字的描写,可是我要想搞清楚其中的所有内容,已经用了将近一天的时间。字数已经用了1600多字。
一个人的言行举止要想达到行为世范,真是需要极高的品行来支撑的。
这样的人在实际生活中往往那个不多见。
但是我们普通人可以逐渐地通过不断修炼磨炼自身,不断改进自身的缺点,来完善自己是,我想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不求完人,但求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