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输油站库“五项”管理优化管控模式

输油站库“五项”管理优化管控模式

作者: 油田提质增效研究院 | 来源:发表于2018-04-23 12:15 被阅读55次

一、案例背景

第三输油处目前储存能力216万立方米,管理着油房庄生产运行库和宁夏石油商业储备库两个国家一级石油库。近年来,随着油气生产建设快速发展,该处管辖的规模不断扩大,安全环保的压力急剧上升,大站大库反恐防恐的任务异常繁重,集输生产管理的矛盾也不断凸显。为更好地适应现代化输油企业的发展需求,注重从标准化作业执行入手,将站库工作分为安全管理、生产组织、培训学习、施工监控、综治保卫“五项”重点任务,通过全体干部员工的不断探索实践,创新推行与之对应的管理工具和管理方法,以保证站库生产安全平稳有序运行。

二、主要做法

(一)“四个一”安全管理提升本质化安全水平

1、管理释义

“四个一”安全管理,即 “一栏、一板、一示、一讲”。“一栏”为安全承诺栏、“一板”为风险提示板、“一示”为安全提示、“一讲”为班前安全讲话。

2、具体实施

在每个岗位设置岗位安全承诺栏,员工根据自身岗位特点,做出“精心操作每一秒、安全生产每一天”等安全承诺,把员工对岗位安全的理解和承诺写出来,通过员工相互督促实现自己的岗位承诺。设立“安全风险提示板”,针对天气变化、施工作业、重要操作和临时工作,提示员工应注意的安全问题。在计量间、泵房、操作间等重要操作场所悬挂安全警句标语、张贴安全漫画、安全提示语,提警员工“人人都是安全员、天天都是警示日”。每天的交接班会坚持班组安全讲话制度,做到“班前讲安全,思想添根弦;班中讲安全,操作无风险;班后讲安全,警钟鸣不断”。

(二)“一表、两牌、三卡”标准管理稳步推进生产运行

1、管理释义

“一表”为月度标准工作表;“两牌”是指现场标准管理牌和设备标准管理牌;“三卡”即现场督促卡、设备标准管理卡和周例会落实卡。

2、具体实施

“一表”,即月度标准工作表。站库实行“三班两倒”和“上一休一”的轮休制度。由于岗位员工基数大,管理人员少,部分员工产生“等靠要”思想,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有所减退。站库探索形成月度标准工作表,将每天的具体工作细化、分解形成表单落实到班组,由班组长组织落实,管理人员监督。有效提升班组的能动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两牌”,即现场标准管理牌和设备标准管理牌。为加强现场标准化管理,在站库不同区域、各个操作间由干部带头,将现场管理工作做出标准,从各个角度拍成图片,制作现场标准管理牌,各班组长及岗位员工对照标准管理牌安排、检查自己的工作。为保障设备始终处于零缺陷状态,提升设备管理精细化程度,站库结合实际制定每台设备的标准管理牌,每台设备定人定时定型维护保养,并签字确认,确保站库每台设备都有人管,并且管得好,实现设备“精细化管理、高效化运行”的目标。

“三卡”,即现场督促卡、设备管理卡、周例会落实卡。管理干部根据生产现场检查情况,开具现场督促卡,督促落实现场管理工作;设备管理卡监控设备保养;周例会落实卡跟踪检查日常工作落实情况,确保所有的工作有落实、有检查追踪。

(三)“四法、五平台”培训管理持续提升员工技能素质

1、管理释义

“四法”即岗位每日一题、班组每周一学、站库每月一培训、每月集中考核”。

“五平台”即员工培训室、一人一题一讲、新老结对子、技术擂台、星级考核“五个培训平台”。

2、具体实施

“岗位每日一题”:坚持把每日的岗位练兵作为交接班的必交内容。

班组每周一学”:由班组长牵头带领班组成员利用休息时间每周一次学习。

站库每月一培训”:技术员每月采取以集中培训学习为主的方式,培训解答班组集中反映的疑难问题。

每月集中考核”:站库月底组织集中考试和当月学习笔记检查,对考试不合格且不做学习笔记的考核兑现,对成绩优异者给予适当奖励。

“员工培训室”:将关键设备的剖面图挂在墙上,把一些常用泵的组件和常用配件标明规格摆在练兵桌上,创建集“练兵、维修、培训”于一体的岗位练兵室。

一人一题一讲”:员工根据自身特长制作幻灯片,经站库技术人员审核修改后在换班会上讲课,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操作技能,只要能促进员工提高技能、拓扩知识,就鼓励登台讲解。

“新老结对子”将具有丰富理论知识的新员工与富有精湛操作经验的老员工搭对互帮,形成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既促进新员工的操作技能,又丰富老员工的理论知识,达到互带互帮、共同提高的效果。

技术擂台”:坚持每年组织开展站内员工技术比武活动,搭建员工展示自我能力的平台,既培养人才,又选拔技术能手。

星级考核”站库建立包括技能操作考核、基本素质考核等方面的星级考核制度。

(四)“3+1”现场管理规范强化现场施工安全质量

1、管理释义

“3+1”,即在现场施工管理中的“三方检查”和“一方监督”的工作方法。“三方”,分别为站库主管干部、班组长、施工负责人;“一方”,为驻站安全监督人员。

2、具体实施

在生产维修和施工改造时,主管干部负责施工前安全技术方案审核、技术交底,以及施工中关键环节的旁站检查,确保施工改造不影响现有的管线设备,不造成二次损坏;班组长负责班组所在区域内施工队伍受控状态的检查,防止施工人员误动或乱动现场的设备、阀门、仪表等影响正常的生产运行;施工负责人在施工期间随时检查施工质量和现场安全环境卫生状态;驻站安全监督人员负责施工安全的专项检查,检查督导现场安全漏洞、违规违章事件的整改落实。

(五)“一二三四五”安防管理提升站库综治保卫水平

1、管理释义

“一教、二讲、三核查、四巡检、五提高”:“一教”,即安全教育;“二讲”,即讲迎检词、进站登记流程;“三核查”,即核查进站人员身份、是否携带违禁品、劳保是否齐全;“四巡检”,即检查站外500米管线状态、站内设备运行、外来施工人员状态、站库安保系统;“五提高”,即提高安全意识、责任意识、规范意识、身体素质和文明礼貌行为。

2、具体实施

“一教”,即对进站库参观人员、检查人员、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播放进站安全宣传片,告知安全风险禁止行为以及发生意外时的逃生注意事项。

“二讲”,即由门岗值班人员向进入站库的所有人员讲解站库迎检词和进入站库的登记流程。

“三核查”,即核查进入站库所有人员的身份,并配发带有编号的参观检查证,经站库值班干部同意且有站库人员陪同方可进入;检查进入生产区域的人员是否携带易燃易爆和危险化学品以及手机等违禁品;检查外来人员劳保佩戴,进入站库生产区域必须劳保齐全。

“四巡检”,即每2小时门岗值班人员巡查站外500米管线的运行状态、站内设备的状态、站内外来人员的位置状态、站库安保系统状态,施工人员在规定的区域位置,无外来人员闯入,站内的安保系统运行良好,确保管线设备运行良好不发生跑冒滴漏现象。

“五提高”,即通过每周一次的门卫业务知识培训和每天的体能训练、内务检查,督促门岗人员提高安全意识、责任意识、规范意识、身体素质和文明礼貌程度。

三、实施效果

(一)推行“四个一”安全管理措施,安全文化理念根植每名员工心中,营造“人人讲安全、时时讲遵章,处处有提醒,层层有关怀”的安全文化氛围,实现员工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近五年来,该站库实现全年安全生产“零事故”,安全工作考核合格率100%。

(二)实行“一表、两牌、三卡”标准管理,标准作业程序得到持续深入推进,做到生产计划准确合理、调度指令行之有效、组织生产科学有序、设备管理运行平稳,构建“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全员参与”的精细化管理新格局。

(三)通过“四法、五平台”员工培训管理的实施,有效促进“学习型”站库建设,激发全员学习的主动性,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实现“一般人员普遍培训、骨干人员重点培训、短缺人员抓紧培训、优秀人员奖励培训”目标,促进了站库队伍整体素质稳步提升。

(四)“3+1”现场管理,强化现场施工安全,形成过程监控的全面覆盖,确保站库所有施工活动都在监督范围内进行,杜绝施工质量及监督责任事故的发生,全面提高了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

(五)“一教、二讲、三核查、四巡检、五提高”管理,有效地提高外来进站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确保进站人员安全受控。自站库运行以来,未发生外来进站人员安全事故及恶性事件,促进了站库综治保卫工作的稳步提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输油站库“五项”管理优化管控模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zgk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