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读《儒林外史》,源于和孩子的同步阅读。半文言的文字,阅读过程挺艰辛。这就是陪读的意义吧,容易共情。
看书的过程中,照例了解了一下作者吴敬梓的生平。这本书的产生,很大程度来自于他的个人命运和成长经历。吴敬梓出身望族,由于不善打理家产,挥霍败光祖产,最后生活窘迫。而且考取秀才后,屡试不中,对考八股、开科举的利弊感受很深,因此便自此远离官场。作者本人有这样的成长经历和感受,决定了这本书的主要立意,主要描绘了各类儒家学子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讽刺了当时儒生圈中多数的沽名钓誉、徒有虚名的假文人,也褒扬了少数拒绝做官、隐居市野、纯粹的真文人。百度评价《儒林外史》为:“以辛辣的笔触对社会现状和儒士命运进行批判揭露的讽刺小说”。没有考证,但是揣测文中杜少卿这个人物,少时家庭殷实,乐善好施,却往往被一些假文人蒙蔽,因此败光家产,最后租居异乡,与作者经历类似,应该是作者的自我画像吧。
这本书独具一格的写作形式让我印象深刻。大体上是小说的形式,但是全书没有贯穿始终的男女主角,是由一个个联系不多、相对松散的故事组成的,故事的作用是为了引出一些新的人物,这些新的人物便成为后一个故事中的主要角色。有些人物所占篇幅长些,比如匡超人、杜少卿等;有些人物笔墨颇少。儒林,一个个文人的形象,就是通过这种方式逐步推进,一一展现。总体感觉,作者描述的多是那些没有真才实学、附庸风雅的假文人,也因此本书被定义成讽刺小说。
全书阅读下来,最想评论的却是仅占很小篇幅的两个小人物。一个是以吝啬著称的严监生,一个是鼓励女儿殉夫的王玉辉。
严监生最被人熟知的桥段莫过于临死前那两根放不下去的手指,原来是灯中有两茎灯草,直到他的续房赵氏剪掉一根灯草,他才放心地死去。严监生举起的两根手指到底什么意思已经无法考证。只是看了孩子的教案,仍然把严监生当成古代吝啬之人的代表,感觉与原文并不相符。原文中的严监生,只是对自己省吃俭用,对亲人则慷慨大方。比如:他自己花费银子为大哥的官司上下打点;为生病的妻子每日用人参、附子等贵重药材;花了四五千两银子为妻子办半年的丧礼,给两个舅子每人百两银子以及珠宝首饰做念想,之后妻子理财收益也都悉数给了两个舅子……这肯定不是吝啬之人的所作所为。与那些看似慷慨大方,却只对自己慷慨、对他人吝啬的人比,谁更吝啬、谁更高尚不言而喻。
王玉辉的三女儿因不想丈夫死后成为累赘,打算殉夫而去,王玉辉说:“我儿,你既如此,这是青史留名的事,我难道反阻拦你?”后来,他的女儿果然殉夫去了,他仰天大笑道:“死的好!死的好!”觉得女儿是成了仙,是个“好题目死”,还担心自己并不能死得这样荣光。这样的父亲,放在当今社会似乎无法想象,可是在那时,却也不被过多指责。杀死他三女儿的,不是这个狠心父亲,而是世俗对女性的要求和束缚。
前一阵子为了一项活动看了很多女权的资料。在男权社会里,女性的地位自古低下,虽然近二三百年的女权运动取得了很多胜利,为女性争取了很多如男子一样的权利,但是离男女平等仍然有着“阻且长”的道路。无论古代还是现代,为了取得和男子同样的成绩,女性一定要付出更多。只不过现代女性的幸福在于,付出的不若古代女性那么艰辛。如果没有相应的保障机制,也只能强者愈强、弱者愈弱。为了自勉,最想说的是,弱势的女性被照顾的同时,也需要自强、自立、自信、自尊。只有女性能够强大到不再要求“男女平等”,才算真正消除了男女地位上的不平等吧。
似乎离题……回到本书,只能说,这一次仅是初识,只能简单领略至此,难以形成深刻的见解。也许以后重读,才能领略更多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