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里情深(3)

作者: 邙山夜话 | 来源:发表于2021-03-17 21:47 被阅读0次

      古会,是家乡一个很重要的节日。有这么一句话“十里不同俗,三里改规矩”,说起节日,家乡与其它地方是有差别的。

      譬如农历二月二,龙抬头,家家户户要用白面蒸“口袋、刺猥、斑茬儿”,这“口袋”是圆柱型的,不过不太标准,用面绳扎住口,头部包几粒麦子,其它部分就是萝卜粉条豆腐满满的馅,碗口粗,小擀面杖儿那么长,“刺猥”等包好后用手指轻轻地在面皮上捏满鱼鳞状,在一端用手轻轻把面捏得有点尖儿,刀子轻轻地在尖处切个小口权作刺猥的嘴巴,再用两粒高梁子一边一个镶进去就作它的眼睛,这就算做成了。大清早,还要用草灰在自家庭院撒一个大大的灰圈,在圈内象征性的撒点粮食,期盼小麦有个好收成,囤满仓满,那口袋是家里边男人们吃的,一袋一袋的粮食扛回家,妇女吃”刺猥”,在田里劳动。现在老家很少有人再做这些食物,也没几家撒灰圈。

        清明节、端午节和其它地方差不多,过端午节我们那儿没吃粽子的习惯,不过“摊面汤儿”(家乡特有的方言)或炸麻叶,就是城里那种煎饼果子。六月初六是要过节的,可能是误听误传叫绿也绿,夏天枝叶繁茂吧,早上用半载砖堆成三角架,上面支起“凹子”,灰铁铸的很薄,烙出的煎饼也很薄,上面撒点芝麻,翻上几下,凉一会,吃起蘇脆,嘴角不严地撒在地上一些饼沫即刻会招来成群结队的蚂蚁,妈妈说给“蚂蚁过生”,这时特觉得这小生灵的可爱,长长地排着队,每只斗顶星星点白色的饼屑,高昂的扬着头,一点一点前行,送进不远处蚁窝。

        早十月一晚中秋,是两个节日,我们那里的习俗,当中秋一轮圆月升上天空的时候,孩子们围着厨房还在打转,月饼,刚出锅甜的咸的火烧,大枣苹果石榴梨,不能吃,要等到妈妈焚香烧纸,祝愿月奶奶保佑全家平安团圆后,用刀把半斤的老式月饼切成一小芽,每人一份,一个也不能少。分享完月饼才开饭。阴历的十月初一,也是我们的节气,叫”十嘞一“,九月三十那天晚上就开始忙活,孩子们不能瞎说,一大锅热油,炸油角儿(城里人吃的菜角),炸油杠儿(油条形状,蒸馍那种发面),家家都是炸得满满的一大盆,能吃上好几天。过去并不富裕,逢家乡的节气,也不是给孩子们改善生活,而只能解解馋,家乡这么多节气,真好!

        这里的节气也很多讲究,腊八,祭灶,新年来到,祭灶是腊月二十三,过罢小年,欠别人的债要快还,既便是别人欠你的钱,过了小年是不能上门讨债的,不出正月,不论欠多少,也不能还。这一点,就是家乡最可爱的地方,善良,宽容,苦难同担的乡亲!(待续)

相关文章

  • 故里情深(3)

    古会,是家乡一个很重要的节日。有这么一句话“十里不同俗,三里改规矩”,说起节日,家乡与其它地方是有差别的。...

  • 故里情深

    十二月,行河水躬草木,河水哀伤,老屋孤零。想必故乡的斜阳是一寸一寸地掠过瓦砾,横梁,青苔,直至那张老躺椅...

  • 故里情深(1)

    上小学时老师叫学生写作文《我的家乡》,同学们开篇总爱写这么一句“三面环水,一面靠岗,那是我美丽的家乡...

  • 故里情深(6)

    《朗读者》这样说:人能去的地方很多,但能回去的地方太少 ;家乡,漂泊在外的游子,无论回家的路多么慢长,却总有...

  • 故里情深(2)

    最大的集会阴历每年的四月初四,别的地方叫庙会,我们那儿叫古会。新郑三月三是古会,洧川三月十八是古会,我们这里...

  • 故里情深(4)

    现在村里的南北街,甚至小胡同都是硬化的水泥路面,小时候可不是这样。南北街交叉的十字路口,向东,向北是下坡,...

  • 故里情深(5)

    家乡,没有丛山峻岭的身躯,没有小鸟依人的倩影,只是中原广袤大地上一个平凡的村庄,有着尘封历史的普通小镇。 ...

  • 桑梓情深     寻根故里

    听说祖籍老家景宁县朱坑村,要举办"朱子古风文化节 暨朱氏宗祠落成典礼",老爸归心似箭,希望我们陪同前往!...

  • 赐福-细雨(新韵)

    云山雾绕探青城 细雨无声翠色丰 边塞情深知故里 福音远炙祝亲朋

  • 鹧鸪天——睦亲

    鹧鸪天——睦亲 父严母慈定乾坤,弟兄姊妹感情深。 绿茵庇护成长快,学有所成归故里。 思恩惠,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故里情深(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zkxc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