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梓情深     寻根故里

作者: 大漠天鹰 | 来源:发表于2017-06-14 19:13 被阅读153次

    桑梓情深     寻根故里

     

    桑梓情深     寻根故里

            听说祖籍老家景宁县朱坑村,要举办"朱子古风文化节 暨朱氏宗祠落成典礼",老爸归心似箭,希望我们陪同前往!做子女的,顺字为先!11月17日早晨6点多,天还蒙蒙亮,就从龙泉出发,开车踏上行程,8点半即来到我们的祖籍地朱坑村!走进村里,只见张灯结彩,大红灯笼高高挂!新落成的宗祠里,热闹非凡,大家脸上洋溢着笑容,一派喜气景象!朱氏宗族,齐聚一堂!     

            眼前所见,使我陷入沉思:氏族,宗祠,宗谱,祭祖,这些名词,在那曾经扭曲的文革时期,是“四旧”的代名词,只能暗暗藏在心里;但这根植于人们血脉中的,在几千年中国文化里,亘古不变的重要的内容,又此是一个颠狂的时代所能抹杀!这违反人性的黑夜,一旦太阳升起,终将驱散!改革开放后,社会恢复正常,各地的宗祠落成,各氏族的续修宗谱,在中国的大地上,又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思绪连连,浮想联翩!我又想起另一件事:在十多年前的一个清明节,我和表弟们约好到景宁的外公坟上扫墓!表弟们早已出发,而我则先到景宁县城参加了堂弟的婚礼后,寻根的念头是如此地强烈!第二天一早,就从县城出发,由于当年交通条件很差,步行经过好几个小时的跋涉,终于第一次来到已故母亲的家乡-隆下村,一到这里,看到村庄,我的心情就开始激荡:因为这就是我的"梦里故乡"!这里的山山水水,在感觉中是那样的熟悉,因为从孩提时起,外婆和母亲,无数次地提起村里的每一处角落,每一处的山山水水,和林家的祖屋,因为这里是外婆的夫家地;更是母亲的出生地,她生于斯长于斯,母亲虽然在四九年跟随父亲离开这里,去了龙泉工作,但这里却是她魂牵梦萦的故乡…

            我在村里寻寻觅觅,找到祖屋和亲人们,亲人们的话语,乡音和乡情,让我倍感亲切!当天晚上,一个远房的舅舅,把我们带到他的家里,说给我们看一样东西,在那卧房并不明亮的暗淡灯光下,打开一个老旧的木箱,并在箱底处,捧出一个布包,把布打开,是一本绵黄的古籍,赫然入目:〈林氏宗谱〉!这是我一生中第一次接触的宗谱,而且是母亲家族的宗谱。打开第一页,第一篇文章的题目是:《重修林氏宗谱序》,我即进行仔细的阅读,文章后面的作者署名是:林鸣鹤!呀,我马上叫了起来:这就是外公的名字! 从序文内容中得知,林氏宗谱重修于民国二十七年秋(即公元1938元),修宗谱的主持人,即是我的外公林鸣鹤先生!序文的文体,半文半白,正好适合我这个中文专业的水平,我一口气读完了它。外公在序文里,首先第一段文字是:往鹤负笈燕京,入中国大学,得瞻历代政治中枢之地,典章文物积荟之所,兼与诸名都世家子弟相交游,乃知中华民族之繁,国图之大,殆有籍乎宗族制度为之维系!…        

            外公不愧是在民国时期,由孙中山先生1913年(民国3年)在北京(当年也称燕京)一手创办的"中国大学"就读的大学生,并获法学士学位。序文写的文采飞扬,夹叙夹议自己青年时代在京城就学时的见闻和经历,并和京都的世家子弟们相交往,并在毕业拿到法学士的学位后,进入省党部工作,领一时之风骚!由于当年在续修宗谱的年代(1938年),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已非常激烈,中国的半壁河山已落入日本之手。在这国家和民族危亡时刻,外公却因身体染疾而回归故里养病,但他坚定认为,中国不会亡国,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有一个绵延不绝的宗族制度为之维系着,兴邦御外;就能军民一致,同仇敌忾,殊死抗战!所以他在回家养病期间,即主持续修宗谱,以尽绵力!斯人虽已逝!精神却永存!      

            思绪回到眼前,朱坑村的祭祖仪式已经开始,老爸心情难抑,走到台上,以94岁的高龄,发表热情洋溢的演讲,历数朱氏的人才辈出,如南宋时期的大学者朱熹,及明太祖朱元璋等;并勉励朱氏的青年后辈,努力进取,不辱先祖,光耀故里!接着,在主持人的引领下,全场高声诵读《朱子家训》,朗朗的诵读声,在会场响起: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子孙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           

          浩然之气,声彻云宵!桑梓情深,瓜瓞绵衍!寻根故里,源远流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桑梓情深     寻根故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uje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