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看过许多书,有一大半觉得没必要重读,还有些认为值得读却总提不起兴趣再翻开,唯有一本例外,柴静的《看见》,它一直停留我的身边,不离不弃,也不常看,可每每我想切换下思路,找点新鲜的不一样的来打发一下时间,我会第一时间想到它。
它在我心目中究竟算什么呢?拿吃饭来打比方,它明显不是主食,主食一日三餐不能间断,永吃不厌;它也算不上美味佳肴,美味佳肴让我们的味蕾和食欲得到极大满足,回味无穷;它甚至也不归于零食点心,零食点心可以有也可以没有,可以多也可以少,供日常消遣。
后来,我终于想到了,它是一盘餐桌上不常出现,但一旦出现必让你记忆深刻的酸萝卜,它酸辣劲脆的口感尖锐而又独特,不能常吃,偶尔尝尝恢复一下麻木的味觉是极好的。
这本书有感人的故事、曲折的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但它不是一本小说,也不属于散文或者诗歌。它深刻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性之善恶,却不能归之于社会评论和报道。
它是一个调查记。者的工作记录,全书除了前言和结语两章外,中间的十八个章讲述了十八个故事,十八种人。这些故事这些人,让人意识到除了自己所接触的这个小小的世界之外,在这个国家,这个时代,还存在着另外一群人,与我们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有着截然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
这本书为什么会吸引我?是它夹叙夹议的叙述方式,还是柴静灵动流畅的文笔,或者是它深刻地思想和挖掘?也许三者都是,又或者三者都不是。正如《看见》里柴静所说,“真实自有万钧的力量”,这本书吸引我的正是真实。
昨天我睡前读的章节,题目是《无能的力量》,讲的是一个德国人在中国广西某乡村十几年来做教育志愿者,陪伴乡村留守儿童的故事。这世间竟然有这样的人,一个外国人,千里万里地跑到中国一个穷困山村,没名没份,不结婚不生子,只为一群没有父母管教的孩子。
虽然我尚未完全理解和认同他的教育理念,但他的存在,有一种令人内心惶然震颤的力量。他掀开了生活的石板,让我们看到了相反的另一面,现随手摘录如下:
“像接受淋雨一样,接受他们带来的后果。”
“我把命交给他们了,不管他们怎么对待我,我都要承受了。“
“改变自会发生,但这不是我的目的,也不是我的责任,不是压在我肩膀上的。它压着太重了,也做不到。但你不这么想的时候,它会自己发生。”
“如果人只拥有物质,那他会害怕,如果有比物质更重要的事情,就不用害怕了。”
“很多人的信仰是没有独立个人意识的迷信,是一种提出条件的思想。”
“把自我交付出去,从此就活在命运之中的必然与自由。”
“青春期的孩子是通过行动得到感受,从感受中才慢慢反思,反思又再指导行动的。所以说,说话是没有用的,让他们一起进入,共同完成那个‘强大的人不是征服什么,而是能承受什么’的故事,感觉会像淋雨一样浸透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里缓缓滋养。“
“纪律可以带来秩序,但却是被动的,只有一个人归属一件事,一群人,一个社会,才会有认同和发自内心去照顾它的愿望。“
“人生中不存在任何必须的事情,只存在不必要的期待。没有任何期待和面子的人生是最美好和自由的,因为这样,人才能听到自己的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