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章是蛤蟆对自己人生的自述,苍鹭就是一个百分百全情听蛤蟆讲人生的听众。
蛤蟆的祖父是是那一代人的典型代表,努力工作,用家长作风对待下属,用道德说教对待家人。
蛤蟆从小就怕他的祖父,从小就不想在自己家的酿酒厂工作,他感觉自己的祖父人高马大,还有权有势。
在蛤蟆的祖父手里,蛤蟆庄园是一个非常值得骄傲的地方,王子和公主都有去过,每天庄园里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蛤蟆觉得自己的父亲也像努力活成祖父那样的人,所以对他也加倍严厉和专制。父亲已经离开20年了,他还能感觉到父亲对他的不认可。
蛤蟆认为父亲托马斯工作勤奋、上进心强,遵循着新教教徒的职业道德。
蛤蟆从小就一直渴望他父亲的爱与关注,却从没得到过。母亲也很忙,虽然对他比父亲要慈爱,可是只要他父亲在,母亲就会比平时严厉。就算是陪蛤蟆玩,都会在父亲一到戛然而止。
蛤蟆认为外祖父早年对他影响很大,自己还遗传了外祖父的演讲。外祖父曾是剑桥大学的学院董事、附近教区的牧师,曾投身于南太平洋的传教活动。而且外祖父还当选了牛津郡布卢伯里的副主教,他的布道很出名。
直到最后一年快毕业的时候,蛤蟆因为参加过多的课外活动,而把主业落下了,被老师拿去与他的“主教”外祖父相比,说他很不如他的外祖父,得知自己的外祖父还是剑桥的研究员。
蛤蟆在大学修读一门“特设课”才勉强毕业了,但毕业后,父亲想让他接管酿酒厂,但他做不到,父亲就责怪他是一个废物,说了各种难听的话。
蛤蟆最快乐的日子,应该是应聘上了布莱顿预备学校的初中老师,和学生们相处得非常愉快,用苍鹭的原话:“男孩里的男人,男人里的男孩。”
然而在这时候,蛤蟆的父亲突发心脏病过世了,而他成了蛤蟆庄园的继承人,还分到了一大笔钱。
蛤蟆庄园很大,可蛤蟆不开心,更多的孤独感向他袭来,他过了一段让所有人都众所周知的日子——《柳林风声》里的故事值得陪孩子深度。
蛤蟆的一生,都不是自己的选择,一直是被动的人生,被自己的祖父、外祖父以及父亲所影响,这三位都是能力超强,几乎活在同一个高标准上的人。
而蛤蟆想要自己的人生,却被现实所压迫,这让我想起最近火热的《哪吒2》里的一句话:“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 ”
蛤蟆就是活在成见的大山下,他像自由洒脱,然后家族的责任被迫让他没有自由,只能封闭自己,过着荒唐无度的日子,最后都看不清前方的路,迷失了自己。
父母之影响及其重要,蛤蟆的母亲唯唯诺诺,没有主见,依附于他的父亲,而父亲的强势,压迫得他们不敢反抗,自甘堕落。
在苍鹭的引导下,蛤蟆重新认识自己,回看人生,不愿做一只可怜的笼中鸟,想要挣脱牢笼,找寻自由,活出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