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成长记录添加了一张带有二维码的图片,被简书封存了文章,真够郁闷的。终于改好,发了解封申请,应该明天可以解封了。
今天读了林徽因写的《你是人间四月天》中的第一篇,悼志摩。
文中叙述了徐志摩的种种性情和轶事,使我对徐志摩的认识反而更加模糊起来了。
在李源老师讲解林徽因、张幼仪的传记中,听到的多数都是暗示徐志摩就是一个感情的渣男。
但在林徽因的《悼志摩》一文中,我却看到了一个痴情诗文,才华横溢,执着于信仰等等的优秀人格特征。
这让我突然有一个感受,我们看待一个不熟知的人,总是会通过一个个标签去认识。这些标签有的是我们喜欢的老师贴上去的,有的是我们通过直觉贴上去的,有的是我们通过读的不同人的文章贴上去的。这些标签层层叠叠,了解越多,标签就越多,我们好像就越难以认清这个人了。
通过李源老师的提炼心法的技巧,去除那些不重要的标签。从我们期待成长的方向上去看待,更有利于我们自身的成长。
好比我喜欢徐志摩的诗情,那我就从他的真性情,痴情诗文,个性纯真的方面去看就好了。至于感情的渣男,我不需要借鉴,呢就不用继续去了解了。
这样看待人,也解决了我不喜欢太史公的问题。我一直觉得太史公写史,太过于从儒家学说的角度去看待人和事了。但换做今天的认识,太史公的偏颇是太史公的事,我需要看的他的表述和纪实。不喜欢的,略过就好了,有兴趣就再去别的书中求证也没有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