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在重读中,走近钱学森

在重读中,走近钱学森

作者: 孤云一片 | 来源:发表于2018-12-09 10:04 被阅读0次

有些人,越走近,越会给我们一种仰之弥高的感觉,他们以其卓越的成就和伟大的人格,总会给我们带来许多的思考和感怀。作为新中国两弹一星发展的重要人物——钱学森,就是这样的一位让人仰之弥高的大科学家。

《重读钱学森》这本书会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钱老在两弹一星之外的重大成就,感受不为人们所熟知的钱学森。

重读钱学森,感悟深沉的爱国情怀。钱老的爱国是我们众所周知的,当年美国人设置重重困难,就是为了不让这位“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的优秀科学家回到祖国,但他依然放弃各种优厚的生活待遇,冲破各种障碍回到了国内。但我们不知道的是,正是在钱老的感召和下,还有许多的科学家毅然回到百废待兴的新中国,也有许多新中国培养的科学家投入到新中国两弹一星的研制中去。

重读钱学森,感悟真挚的育人情怀。作为科学家的钱学森是我们所熟悉的,他的科学研究成果和对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自不待言,但作为教师的钱老也有许多令我们敬佩的地方。对现如今一些经常见诸于媒体的知名大学教授来讲,他们是没有时间来亲自授课的,殊不知,对于伟大的科学家钱老来讲,他本身就是一本厚重的书,只要他往讲台上一站,这对学生来讲就是潜移默化的影响。

重读钱学森,感受博大的科学精神。钱老的伟大,不仅体现在他的科技成果和贡献,更体现在其作为战略科学家的科学思想上。其研究领域非常宽广,遍及自然科学的各个门类,其提出的系统工程与系统科学已广泛运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等各个部门,这些理论不仅对我国社会经济领域改革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就是作为普通人的我们也能用来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做到事半功倍。

重读钱学森,感受科学的别样魅力。科学以其精确为特点,艺术以审美为优势,两个看似截然不同的学科,在钱老这里竟得到了完美的融合,城市学所提倡的城市需要自然生长、需要发展,同时也需要功能的稳定的理论,对我们现在的城市规划亦有很强的指导作用;钱老提出的园林学是介乎没得艺术与工程技术之间的论断也堪称眼光独到,这不正是我们现在打造园林城市的追求吗;还有他对山水城市建设的呼吁等等不一而足。

《重读钱学森》,你将看到一个不一样的钱老。

相关文章

  • 在重读中,走近钱学森

    有些人,越走近,越会给我们一种仰之弥高的感觉,他们以其卓越的成就和伟大的人格,总会给我们带来许多的思考和感怀。作为...

  • 2018-12-18

    重读钱学森 ——原来你是这样的钱学森 说起钱学森,我想大家都不陌生,第一次知道钱学森还是在小学的时候,小学语文课本...

  • 一本不错的普及读物-《重读钱学森》

    这本是朋友拿来给我看的,拿到手,重读钱学森,我有点哑然。对钱学森的了解怕只是课本上关于他毅然回国的那篇课文,还有‘...

  • 还原一个真实的钱学森||《重读钱学森》

    我记得初次看到钱学森的名字,是在语文课本上。 现在的小学课本上,也有一片关于他的课文。课文里写了钱学森身在美国,心...

  • 《重读钱学森》:将帅之才——钱老

    “缠绵丝尽抽蚕茧。” 华夏文化真的很神奇。比如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仔细思考了一下,书名中的“重”应该读chong,...

  • 你好阅读家庭读书会 3.1/26 《走近钱学森》读后感---赵智

    关上电脑,此刻已是深夜。怀着崇敬与朝拜的心情,终于认真的拜读完了由叶永烈先生撰写的《走近钱学森》这本书。点...

  • 再读戚继光

    最近重读抗倭名将戚继光,有了许多不一样的思考。 之前认识戚继光是在中学历史课本中。前两年走近戚继光...

  • 国士——钱学森之六

    一.钱学森的父教 钱学森父亲钱均夫和儿子钱学森合影 父亲对钱学森的教育 钱学森父亲的教育有以下可圈可点之处: ...

  • 伟人们所以伟大,常常是我们跪着看他们的缘故

    看到叶永烈的新书《走近钱学森》,有点感概。以前读过几本叶先生的传记写作,感觉他继承了两千年官史的春秋笔法,为尊者隐...

  • 百年校庆第一弹

    百年校庆第一天,钱学森之子钱永刚先生莅临我校讲述钱学森故事,并出席钱学森班授牌仪式。 钱学森刻苦钻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重读中,走近钱学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zsh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