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上午来给我拜年,他还提了两瓶红酒。孙子今年上大四,虽然已经成人,但还没有经济来源。哪里有钱去买红酒?但又不能空手来给爷爷拜年,所以这才把他爸爸的红酒提来。应该说他这是借花献佛……
我当然不能只收孙子的礼品,而不给压岁钱。孙子从小到大,我每年至少发两个红包。一个是生日红包,另一个就是压岁钱。孙子小的时候,正儿八经的给我磕头。我拉起孙子,顺手就塞给他一个红包。那里边可是真金白银。 刚开始是二三百,随着孙子年龄的长大,红包里的钱数也开始增多。考上大学的时候,给的更多,甚至超出儿孙的想象。
孙子上大学之后,我买了智能手机,而且也学会了微信转账。今天孙子来给我拜年,我对孙子说,“你现在已长大成人,按说不再给压岁钱,可你现在上大学用钱,我用微信给你转2000块钱,就当是压岁钱吧!”孙子还推辞,说“不用不用”……
压岁钱西汉时期就有,那时候叫“压胜钱”。虽然叫钱, 但不是流通货币。它是一种用作辟邪的饰物,正面有文字,如“天下太平”,“去殃除凶”等字样。背面有图案,如龙凤,龟蛇,双鱼,斗剑,星斗等图样。
到了唐代,压岁钱只盛行于宫廷内部,当时的春节叫立春日,宋元以后, 正月初一取代立春日,称为春节。立春日的习俗也移到了春节。春日散钱的风俗,就这样演变为给小孩压岁钱的习俗,直到今天。
压岁钱是逢年过节长辈对晚辈的祝福。那么逢年过节,作为晚辈的儿女,是不是也应该给父母尽点孝心?哪怕一只鸡,或者一只鸭。但绝大部分儿女,都是用钱来表达孝心。也有人把这些表达孝心的钱,说成是给老人的压岁钱。我儿子就曾笑着对我说,“爸爸,我小时候你给我压岁钱,你现在老了,我不想让你再老,我也想给你压岁……”说着便递给我3000块钱现金。
这不,今天就派上了用场。我给孙子的压岁钱虽然不是现金,可微信支出两千,儿子又给我3000,我还倒赚一千元。有人说我这是抛砖引玉,也有人说,我这是“堤外损失堤内补”,可我觉着,我和孙子一样,也算是借花献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