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62:神明的背后是什么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道是万物的主宰,体道明道的善人把它当宝贝一般珍爱有加。未能体道明道的不善之人祈求得到它的护佑。打动人心的善美言辞可以赢得别人的尊重,为人带来益处的善美行为可以见重于人。即便是那些未能体道明道的不善之人,道之于斯、斯之于道也是互不离弃的?所以在天子即位、设置三公的时候,虽然有捧着美玉在前、驷马车骑在后的隆重献礼,也不如坐而进讲“以静为下”自然之道更有价值。古人如此重视道是什么原因呢?不是有这样的说法:循道而行者境随心转、心想事成,误入歧途而获罪者可以得到免除吗?所以天下人才如此珍视自然之道。
“奥”是什么?
当年孔子周游列国,四处寻找施展抱负的机会。在卫国逗留期间,王孙贾曾经用“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来试探和启发孔子。意思是说,为什么会有“与其敬奉没什么直接用途的奥神,不如直接敬奉管理灶膛的灶神”这样的说法呢?
孔子当然听得出公孙贾的“弦外之音”,坦然回应:如果不循道而行,得罪了上天,到哪里祷告、祈求都是没有用的。
所谓的“奥”神,就是不掌管具体事务,却掌管诸神的神,也就是诸神的主宰。“道者万物之奥”,意思是说,道是万物的主宰。它“先天地而生”——“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公孙贾的意思不言自明——与其恪守内心的信仰,混得狼狈不堪,不如退而求其次,屈从世俗先混口饭吃。孔子的意思也再明白不过,丢掉了内心的信仰,向哪个神明祷告都没有用。
作为万物主宰的道,到底有什么用呢?
“求以得,有罪以免邪”——循道而行可以有求必应,有罪者可以因信从道而免除其罪。这话说得同“信我者得永生”,同《圣经》中的话术没什么区别。说句大不敬话,甚至和传销组织的骗人鬼话也没有多大区别。
作为万物主宰的道,不仅是天下万物的主宰,也是作为“三才”之一的人的主宰,不仅是善人的主宰,也是不善人的主宰。“信我者得永生”好歹对自己的信徒还有一个信与不信的分别心,作为万物主宰的道,对于循道而行的善人和逆道而行的不善人,是一视同仁的。道的运行,对所有的人,对天下万物而言,没有丝毫的偏私。善人因为需要体道行道因而将之作为珍宝来看待,却不能独自享有它。不善人因为未能体道行道,却依然坚信它的存在,祈求受到它的护佑。在现实世界中,我们看到那些做了恶事的人,为了求得内心的片刻安然,往往会极为虔诚地拜祭神明,常常是逢庙必进,遇神必拜的。
大学校园里,那些功夫下在平时的学子,算是明了并践行学习之道的“善人”,对他们而言学习的规律和方法像至宝一样,他们宁愿牺牲一些其它的东西也不愿失去对学习之道的恪守与践行。也有一些混日子的学生,平日里不怎么关心学习,到了考试季,恨不得有个灵验的“考神”,能护佑他不挂科,这个所谓的“考神”其实就是学习之道的化身。
作为万物主宰的道,既是“善人之宝”,也是“不善人之所保”。
天下最尊贵的莫过于天子,天子即位设置三公时,最盛大的献礼莫过于“有拱璧以先驷马”。然而,真正希望有所作为的天子在此时会意识到还有较之更为有价值的事情,那便是“坐进此道”。《道德经》讲“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讲“无为而无不为”。真正希望有所作为的天子在此时最应该听到的便是“无为之道”——“以静为下”的自然之道。
神明是什么?
神明是道在人力不及的所在表现出的一种特殊呈现方式。神明的背后是作为万物主宰的道,循道而行者,自己便是自身的神明。背道而驰者,为求安心所求诸的那个也是神明。
与其求神,不如求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