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说我班一个女生,特别会写文章。昨天我用语音输入她的文章的时候,楼下通知体检,我把她的日记本随手一放,中午发现找不到了。
之后赔了她一个空白的本儿,当时他还很有礼貌的跟我说,谢谢。我说,不用谢,我把你日记都弄丢了,比起心疼那个本儿,我更心疼上边儿的文章。
可是在我办公室找,在教室找,都找不出来。
她今天的日记依旧是很好。我又突然想起来,前天有一篇日记上,她分明在说,学习每天都很焦虑。“焦虑”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信号。然后,我找到她一本儿旧日记(不是丢了的那本),回头一看,孩子写作的能力老早都在文章里显示出来了。她写玩具小熊被洗了之后,变得有点可怕,它的颜色比平时它的颜色比平时深了一些。我突然就想起来小时的一件事。有次我就洗衣服,要洗我扎头发用的头花。头花是一种长条纱巾,带着金色的边,很好看,是个二红色。洗几次之后,它已经掉颜色了,可是当我把它放到水盆里的时候,忽然注意到它颜色变新了。我好奇地问我姐这是怎么回事,我姐说 ,花钱难买水中色。
布料衣物玩具放在水里头,它颜色确实会深,可是我从来没有在写文章的时候把这个细节写出来,但是我学生能写出来。别说我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比不过我现在四年级的学生,就是我今天这把年纪,依然比不过。一个小孩子有那么细腻的观察力,还能表达出来,实在难能可贵。我一下子联想到她的焦虑是否与此有关呢?因为她想写好每一篇日记,对自己要求就特别高,所以她殚精竭虑,小心翼翼地写作文。上次语文她考第一名,这一次还是。考一个第一名不难,但是保持是很难的,怎么能保证别人超不过自己呢?她默默地在心里一直再给发条上劲,长时间一丝不苟,神经处于绷紧的状态,因此焦虑。
如果真是我猜想的那样,那么孩子的焦虑我有责任。我是为了证明我有写作的能力,还是证明我有让孩子写好文章的能力?我又何必去证明呢?其实我真正的目的只是希望孩子写作文不做难就好了。
今天开中考总结大会的时候,我还跟家长说,我班学生作文大多数都能写好,作文这一关,算是过去了。我为什么迫不及待地想给家长一个交代?这里面是不是也存在“三天织五匹,大人故嫌迟”的逼迫呢?
思来想去,课间做操的时候我对我学生说,你可以放松,我知道你有写作的能力,也有表达的能力,每个人擅长的东西真的会不一样,你比我想象中的有天赋。以后要把精力用到放数学和英语上,等你大了主攻文科,再把精力用在写作上就可以了。
“博学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比起加油,我们也要尝试松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