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心法—博学方能为人师

作者: 司马星耀 | 来源:发表于2020-02-09 13:56 被阅读0次

          单说瓛儿兄弟原是司马明先生的弟子,经史子集、律法、乐礼、术数等已经有了初成,又经陈玘教授骑射弓马,入学之初,其知识见识、学识见解已经大非寻常学子可比。因此上把那训导教授的学问皆作平常,觉得总不如司马先生学问高,教的好,遂不以为意,生出侮慢之心,不上心学习,不时捣乱一下。

            一日,张彦宏训导解诸子百家,讲到孔门二儒荀孟时,瑄儿发问:“先生,荀子和孟子同出孔门,为何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而荀子主张人性本恶,两者对人性之解势同水火。难道是圣人未说透彻吗?望先生赐教!”

          先生一愣,遂手捋长须缓缓的解析:“大凡世人解释,皆以二人之出发点不同。圣人主张仁爱,乃是指顺从人的本性,推己及人,次第而广,这也正是圣人的高明之处。孟子主张人性本善,是从根本上来说的,人一生下来,并不知道善恶,后天的教化使人们变为各自的样子,这主要是社会环境使然。荀子主张人性本恶,是从后天的生存来说的,认为人欲无穷,只有通过后天的教化才能抑制。总体说来,二人的主张皆以人为本从乎本性。孟子的主张似乎更接近人性,位列亚圣者,非虚也!”

    先生高古

          璟儿接着又问:“先生,韩愈说弟子不必不如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然则,圣人者唯孔子,万世师表不见有他,何也?”老师微微一笑:“万世师表者,乃开一代之先河,独成一家,经世济民,为国家所用耳!后世虽有亚圣、程朱之学,亦在发扬圣人之教,而非独立学说,圣人之后,难再有师,盖源于此也。”

          瓛儿等弟兄似懂非懂。

          又一日,李昆训导讲解易,讲到天开于子、地生于丑、人出于寅。璟儿发问:“先生,天地生成时,宇宙混沌,何来子丑寅卯之说乎?”先生道:“混沌之时,天地未开,乾坤未判,无有日月及山川草木,飞禽走兽鱼鳖昆虫。此时乃无极也,至生太极,阴阳始分,动静相激,天地开辟,轻清之气上升,先生天,为子时。浑浊之气下沉,凝为地,为丑时,此后人出焉,时为寅。”

          璟儿又问:“人即出寅,然哉飞禽走兽鱼鳖昆虫又处于何时?树木花草又处于何时?女娲造人又是何时?上古鸟官人皇,神农尝百草、伏羲画八卦,明证人与禽兽皆出于同时,先生解释似不合圣人教导。”先生支吾。

          璟儿道:“先生此解乃古人象法天地,望文而生义者也,不做确解学生只是不懂。”弄的先生十分尴尬。

    确实搞不懂

          当年八月,成祖亲自撰序改名《神仙传》的书籍刊印天下,马学明训导正在讲解。

          璟儿又问:“先生,既说天开于子,地生于丑,人出于寅,又何来神仙之说?究竟是人在神前,还是神在人前?为何神仙多为古人?而今人修仙尊佛者不少,虔心发愿向善的处处皆是,却为何没有听到当世成仙了道的呢?”先生哑口。

          下课后,瓛儿道:“兄弟,你只恁的任性,一味的发问,不尊古法,弄得先生面上不好看。”瑄儿道:“我亦不晓得十分明白,为何学得多了,不明白的事理反而更多了呢?”璟儿道:“我也只是问问,料着先生也讲不透彻,许问司马先生才好!”

          一日,又讲到诗词格律规则。

          赵二甲训导讲韵脚。举卢照邻的《曲池荷》: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先生讲池、知同是平声押韵。诗可以第一句用韵,也可以不用韵。又讲作诗要严格推敲,用字严谨。诗中用字一丝一毫不可苟且,一字不雅,则一句不工,如此则全诗皆废矣。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改了七遍,又如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推敲二字费了好多功夫。可见古人用字十分严谨,作词善于推敲。

            瑄儿道:“用字推敲固然重要,但古人也有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白乐天诗成后,多给村头河边老妪听,然哉村头河边者皆晓韵律乎?此又是何说?”

            训导笑道:“公子所问正是诗文的心法。所谓妙手偶得之,乃是指作诗的灵感,大凡诗人观某一物象,灵机一闪,即得佳句。除非如李太白,随手拈来皆为诗,并不是不要推敲和用字严谨贴切。一个字用好,全诗皆活。古人论诗,有八病法。

            今略举一二:一平头,上下同声如: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二上尾,上句末与下句末同声如: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楼与齐皆平声;三蜂腰,一句中第二字和第五句同声。如:远与君别久。与、久同为上声。此外还有五忌、五戒等法,待以后细心讲解揣摩研读,自有心得矣!”

            瓛儿等亦不甚明白,心想这样庸才,如何教得好学问呢,只好请教司马先生罢了。

    不若自己揣摩

          时值中秋佳节,王夫人照例宴请先生司马明,二姑爷陈玘和二姑娘金茉也一同过来,大家欢聚一堂。

            席间,李达问起学堂情况,训导先生的教学方法和道德学问。

            璟儿首先道:“那几个先生没学问!”大家吃惊。璟儿道:“我们问的问题解释的又不明白,还不若先生教我们呢!”遂将学堂之事说了个大概,司马明先生听后,手捋长须,微微一笑:“璟儿长大了,学会动脑子,如屈子天问,这是大好事!先生所答也不算错。待饭后略解一二,再融会先生所讲,仔细研磨,必有长进。”

          大家推杯换盏,不一会,冰轮高照,碧空如洗,银色的月光下,一片清凉世界,院子里花木上仿佛覆盖着一层乳白色的雾气。

          老管家已经点亮了各处屋檐下的纱灯,夏儿、绿儿在院子里摆好了供果茶点,点起了高烛,大家来到院子里,先生与瓛儿等坐在一起,王夫人李达将军坐一起,荷花上茶,珠儿也跟着几位哥哥和先生坐在一起。

          先生接着前面的话题,给瓛儿等讲解诗文格式:“诗的作法,固有严格要求,为师先说规则。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诗亦有规有则,其则有四:乃一字二句三格四法也。这四则犹如大匠之规矩,规以成圆,矩以成方,乃万古不易之法也。自古以来,文人学士虽出类拔萃者,亦断然难越出此规矩。”

          字乃诗之魂,句惟诗之肉,格乃诗之品。品分九类,有高、古、深、远、长、雄浑、飘逸、悲壮、凄婉。作诗要义,诗格要高尚,以汉魏晋盛唐为师,不作开元天宝以下人物也。法乃诗之骨,不论律诗绝句,皆须除去五俗,谓俗体、俗意、俗句、俗字、俗韵。至于古体今制之别、精朴深浅之殊,主要是各求其相似而已,汉晋高古,盛唐风流,以一己之作,人不能分辨古今,方为上耳。尔等兄弟须认真研摩方可精进。”

          先生呷了一口茶,又缓缓的开导:“此外,还要领会四体之法。所谓喜怒哀乐是也。喜则辞丽,怒则辞愤,哀则辞伤,乐则辞逸。”

          试举例揣摩: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九枝花。喜而丽也。癫狂柳絮因风起,轻薄桃花逐水流。愤而伤也。谁家绿洒欢连夜,何处红妆睡到明。乐而逸也。凡此种种,作诗不可不细究也。”

    晓得学无止境

        瓛儿笑道:“平日价还勉强做的诗律呢,今儿听得先生开导,才知道我等皆是米粒之珠,见识短浅不说,且学问不堪与高士论,正是贻笑大方呢!”珠儿道:“哎呀,哥哥们上了学堂,学究气都十足了!以后妹妹和哥哥们在一起论诗作文,也不敢出句了!”瓛儿道:“妹妹这多少日子可是在家养清闲呢,不似哥哥们整天起鸡叫睡半夜当书虫苦熬青春。”

            瑄儿抱怨:“可不是呢,依我说,这学堂究竟不如家里自在,老师也没有司马先生学问大,听着他们讲学,只好打瞌睡罢了,正是误人子弟!”

      节选自 在下《娘娘传奇》第二十六回  入卫学弟子发萌辩    论格律先生讲诗则

    ������P�/b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格律心法—博学方能为人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aig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