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见的三类提示:人物提示,情境提示,行动提示
人物提示:通过自己或他人的提醒去完成行动
举个例子:最常见的人物提示就是我们身体的本能,比如你感觉到渴了,身体发出的这个提示就会让你做出去喝水的行动,饿了吃饭,困了睡觉,肚子疼上厕所,都属于人物提示
很多人会错误看重人物提示,比如我姐姐经常跟他女儿说的一句话是,你只能玩一小时手机啊,到点了就要写作业了。问题是,我这表妹的大脑里,并没有一小时放下手机的人物提示啊。所以结果通常是我姐很生气地说,你怎么还在玩?然后我妹也很无辜,怎么一个小时过得这么快啊。
那么稍微好一点的提示是什么呢?
情境提示:通过周围环境中的某些事物来提示行动
情境提示非常常见:办公桌贴的便利贴、手机App通知的小红点、或者是闹钟的声音
情境有时候挺有用的,但它也可能给你造成压力。如果你设置的情境提示太多,还会有反效果,我们会不想理会那些情境提示。
最典型的,大家早上都有起床的闹钟吧,对我来说,这个闹钟不响个三次,我是绝对不起床的,不知道大家会响几次才起啊。
这就是一个有点用但又没那么有用的情境提示的例子。
更有效的,也是我们今天重点要去应用的提示,就是行动提示。
行动提示:通过既有日程来提示后续行动
行动提示就是把你已经在做的行为当做提示,以此来提醒你为培养新习惯采取必要的行动。
行动提示是一种将微习惯和行为结合起来的方式。
比如作者之前提过他要用牙线洁牙,他设置的就是每天刷牙后用牙线洁牙。刷牙这个行为是他每天都会做的,于是他把刷牙作为行动提示,来提醒自己要用牙线洁牙。
我们其实已经有很多固定的日程,这些日程都可以作为培养新习惯的行动提示。比如我每天早上起床,就会看至少1分钟的书,做至少1个俯卧撑。福格博士也有类似的一个习惯,他是在上完洗手间后做俯卧撑,他已经坚持了7年了,我目前是坚持了一年多的时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