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详注《随园诗话》(1027)

详注《随园诗话》(1027)

作者: 真老实人_425a | 来源:发表于2023-05-22 19:30 被阅读0次

【原书卷十·九】

杭州布衣何琪,字东甫,《咏帘钩》云:“高牵缠臂金无色,误触搔头玉有声。”《金银花》云:“可能华屋开常好,只恐柴门种亦难。”

何琪(生卒年不详),字东甫,号春渚,又号南湾渔叟、湘砚生、三介居士。清浙江钱塘人。工诗,善隶书。阮元欲以孝廉方正荐,赋诗辞谢。有《小山居诗稿》。

帘钩,音lián gōu,卷帘或挂帘所用的钩子。卷帘,一般指竹制的门帘、窗帘在需要时可以卷起来,用帘钩钩住。挂帘,则是布制的帏帘在需要时可以分向两侧,用帘钩挂住。古人睡觉床上都有幔,睡觉时拉上,白天就用帘钩挂起在两旁(很像现在的蚊帐)。所以,人上下床时比较容易碰上。才会有“误触搔头玉有声”的诗句。唐·王昌龄《青楼怨》诗:“肠断关山不解说,依依残月下帘钩。”《随园诗话》卷八引清陈以刚诗:“六朝山立帘钩外,万卷书横簿领中。”此处的“帘钩”,实际上是代指窗户了。

缠臂,“缠臂金”的简称,即钏,音chuàn。来源于镯,传统腕饰,流行于全国各地。其多用金、银、玉等制圆环,束于臂腕间。汉代即有。几个手镯合并在一起,被名为“钏”,后来,通常将金银条锤扁,盘绕成螺旋圈状。臂钏的具体形制,两千多年间变化不大。钏又叫“跳脱”。据说此词是外来语。钏有臂钏和腕钏。臂钏又形象地称作“缠臂金”。

搔头,“玉搔头”的简称,即玉制的簪子,亦作“玉篸”。簪是古代女子常见的首饰之一,主要是固定发髻和装饰之用。一般单股的称为簪,双股的称为钗。《韩非子·内储说上》:“周主亡玉簪,令吏求之。”《西京杂记》卷二:“武帝过李夫人就取玉簪搔头,自此后宫人搔头皆用玉,玉价倍贵焉。”“玉搔头”由此得名。唐·白居易《长恨歌》:“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唐·刘禹锡《和乐天春词》:“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汉·繁钦 《定情诗》:“何以结相於?金薄画搔头。”唐·韩愈《短灯檠歌》:“裁衣寄远泪眼暗,搔头频挑移近床。”

金银花,即忍冬,忍冬科忍冬属半常绿缠绕藤本植物。忍冬因为其凌冬不凋谢而得名。花冠白色,有时基部向阳面呈微红,后变黄色,故称“金银花”。又名银藤、金银藤、二色花藤、二宝藤、右转藤、子风藤、蜜桷藤、鸳鸯藤、老翁须等。《本草纲目》记载忍冬性甘寒,清热解毒、消炎退肿,对细菌性痢疾和各种化脓性疾病都有效。除此之外,忍冬形态奇特,花型独特,具有很高的园林观赏价值;也可做凉茶,当饮料饮用。

华屋,音huá wū,释义:华美的屋宇,亦指朝会、议事的地方。《战国策·秦策一·苏秦始将连横》:“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歃血于华屋之下。”宋·苏轼《定惠院海棠》诗:“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这个艳传,那个步韵,比对于华屋丘墟,生民涂炭之惨的大事情还起劲。”

柴门,音chái mén,释义是用柴木做的门,言其简陋。代指贫寒之家;陋室。三国·魏·曹植《梁甫行》:“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宋·王安石《即事》诗之一:“渐老逢春能几回,柴门今始为君开。”宋·杨万里《送蔡定夫提举正字使广东》诗:“柴门僵卧三腊雪,鱼釜仅续一线烟。”

相关文章

  • 详注《随园诗话》(925)

    【原书卷八·三四】康熙戊戌探花傅玉?先生,名王露,年八十余,同在湖船,自诵《陪申尚衣游西湖绝句》云:“正是金牛纪瑞...

  • 详注《随园诗话》(927)

    【原书卷八·三七】或戏村学究云:“漆黑茅柴屋半间,猪窝牛圈浴锅连。牧童八九纵横坐,‘天地玄黄’喊一年。”末句趣极。...

  • 详注《随园诗话》(926)

    【原书卷八·三六】孙补山尚书,先以中翰从傅文忠公征缅甸。《见虏氛日恶口号一首付诸同事》云:“军容荼火盛,不戢便成灾...

  • 详注《随园诗话》(923)

    【原书卷八·三一】近日诗僧甚少,余游天台,得梅谷;到净慈寺,得佛裔;游九华,得亦苇;游粤东,得澄波、怀远、寄尘。亦...

  • 详注《随园诗话》(924)

    【原书卷八·三三】吾乡任武承太史,名应烈,出守怀庆。中年乞病,买鉴湖快阁以居,乃陆放翁旧地。作诗四首,和者如云。先...

  • 详注《随园诗话》(932)

    【原书卷八·四五】黄石牧先生以翰林中允,督学闽中,因公落职。吾乡徐文穆公,荐举博学鸿词,与余同试保和殿。先生年过七...

  • 详注《随园诗话》(934)

    【原书卷八·四九】余行路见远树,疑为塔尖。高翰起司马云:“平畴见喜塍成绣,远树看疑塔露尖。”每见门神相对,似怒似笑...

  • 详注《随园诗话》(931)

    【原书卷八·四三】儿童逃学,似非佳子弟。然唐相韦端己诗云:“曾为看花偷出郭,也因逃学暂登楼。”文潞公幼时,畏父督课...

  • 详注《随园诗话》(933)

    【原书卷八·四七】孝感程蔚亭先生,名光钜,甲辰翰林,出为杭州粮道。有《闺词》云:“东家姊妹与西邻,听说相招去踏春。...

  • 详注《随园诗话》(928)

    【原书卷八·三八】尹文端公妾张氏,封一品夫人,与内廷恩宴。大将军某与忠勇公在上前戏尹云:“张有贵相,十指皆箕斗,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详注《随园诗话》(102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nio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