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开冰箱,看见了端午节留下的几个粽子,当然是红枣粽子。于是,就在这个早晨,干脆都煮了,当做了一顿简单的早饭。
现在的人,天天都在过节,粽子也和好多美食一样,早已经是一种很普通的吃食了。
在我的小城里,从各种快餐店,超市,或者岔路口常年摆的摊贩那里,都可以很轻易买到大小不等的粽子。甚至站在路边,静神听听,不定那个方向,就会有一个男人或者女人,拖着长腔,吆喝着“卖粽子来”,不多时,一辆电动车就会出现在视线里。接着朝车后看,车斗里,有竹皮或者荆条编的筐,隔着一层干净的白布,粽子就包在里边。走街串巷的摊贩们,眼睛可尖了,路边有打招呼要粽子的,他们总会马上看到,揣摩着距离,快到眼前了,让车正正好好好停下。
一开笼屉布,热气腾腾中,粽香就会率先飘出来。有晨练的路人,闻着粽子味,停下来,也要了两个,从贴在手臂上的包里,拿出手机,微信付款后,继续跑着回家。也许早晨,他就不用开火了。
小城的街上,那些卖粽子的,都是本地人自产自销。当然,粽子最多也就两个味,大多数是红枣粽,少量的是蜜枣粽。
粽子还有肉馅的?许多年前,互联网还在传说中,一次,和爱人一起在家乡小城里过端午节,当爱人告诉我曾经吃过肉馅粽子时,我惊讶地问了他这一句。从此,我知道,南方的粽子,还有肉馅的。
记得当时,我还问了他一句:肉粽子好吃吗?不记得他怎么说了,反正我眼前会幻化出一个自己吃粽子时的场景:一口咬下来,清香的粽子里漏出一块白花花的猪肉,我反胃了。
记得去年的端午节,孩子去南方出差,带回来一些粽子,有好多种馅子的,最后,我也只认红枣的。还好,也许常去南方,饮食上有点习惯,剩下的那些,孩子都吃了,也算没有浪费这上天馈赠之。
小城里的粽子,从我记事起,就是三角形或者四角的形状,馅是大米和甜甜的红枣。当然,馅子里还是要放进去一些白糖或者冰糖粒。再后来,有了蜜枣,出来了蜜枣粽子,其它的都没有变化。
当然,在小城超市里,也曾经见过各种粽子,但服务员说,本地人还是习惯吃红枣粽子。
“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风味;从馅料看,北方有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绿豆、五花肉、豆沙、八宝、火腿、冬菇、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广东咸肉粽、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
粽子,传说是因为纪念楚国大夫屈原而诞生的美食。发展到现在,二千多年了,也成了地域文化的代言“人”。
我是一个北方人,自然觉得那种最简单的大米红枣粽子,才是粽子的原汁原味,也是最好吃的粽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