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楚人穷志不短,除了种黄花菜和外出务工,经常摸索种植经济作物,希望带领全家早日走上致富之路。从江月三岁起,江楚陆续种过棉花、麻丝,要么收成不好,要么赶上价格贱,稳赔不赚。李香秀观念保守,怕亏钱负债耽误了孩子的学业,每次都不支持也不反对。只有江月的奶奶周慈秀虽不参与,却全力善后。

眼看江元、江荣都在城里安了家,江德秀和江文秀脱了贫,唯有负担沉重的江楚过得累,刘慈秀很是心疼。她前半生经历了裹脚雇长工的旧社会,解放后三年自然灾害吃过树根,土改和文革时,她是妇女主任见过大风大浪。到了80年代,田产承包到户,她终于能吃饱饭,也上了60岁了。后半生刘慈秀一心想帮着小儿子把日子过好,偶尔偏袒一下不在身边的儿女。
万般皆上品,唯有读书高,是周慈秀的理念,但重男轻女的思想更是根深蒂固。所以,当李香秀的奶奶提出二嫂无所出,把江玉过继给二哥李阳时,周慈秀默认同意了。倒是李香秀苦苦挣扎,十月怀胎生下的女儿,养至两岁,如何割舍得下?到底禁不住奶奶软磨硬泡,一来离家近,二来生得亲,二哥李阳家条件更富裕,加上婆婆想要得个孙子,李香秀妥协了。江楚倒好说,他亲自立下字据,从此以后江玉就是舅舅李阳的女儿了。
此后,李香秀追生了三女儿,取名江月。两口子自认命中无子,也就作罢。好在周慈秀思想虽守旧却不古板,放在篮子的都是菜,自己的孙女自己爱。只是婆媳两人针线对麦芒,关系进一步僵化了。
江德秀小儿子更是下海从政,坐拥上千万的资产。可惜红颜薄命,江德秀40岁时患了癌症,小儿子才上大学就为母送终,悲从中来,不可断绝。周慈秀白发人送黑发人,更伤痛难忍。
当初计划生育抓得紧,为防止江文秀和郑端被双开,江楚和李香秀顶缸,认下了江琴为女儿,交了超生罚款。时过境迁,江文秀不肯交罚款翻脸不认账,还拉来伯父江荣助阵反咬一口,三方争执不休。刘慈秀秀偏袒女儿江文秀。
江德秀临终前不放心嫁了厚道人的顺梅,托付儿女们帮扶顺梅。周慈秀长子哮喘病发,撒手人寰。
命里有时终须有。
顺梅家业兴旺,抱上了孙子,周慈秀五世同堂,活到96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