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父母的这些逻辑用在孩子身上,是错误的

父母的这些逻辑用在孩子身上,是错误的

作者: WinKey英启在线英语 | 来源:发表于2018-11-05 09:43 被阅读0次

父母总有一些令人难以接受的逻辑:

吃穿跟差的比,学习跟好的比;

自己跟差的比,让孩子跟好的比;

自己背后说亲戚坏话,让孩子在亲戚面前有礼貌别给自己丢人;

自己没做过第一,逼着孩子拿第一;

自己这辈子没有多大成就,让孩子给自己争口气;

自己对孩子的侮辱从不记得,孩子做过的错事记忆犹新……

他们最喜欢说的话就是:“我经常打你、骂你笨、逼你学琴、烧你的课外书、当众嘲讽你给你一巴掌,我做这些还不是为了你好?”

父母总是以他们认为对的方式,来替我们安排人生。

如同《巨婴国》中讲到,父母将“我必须全能或完美”的婴儿式渴望,投射到孩子身上,变成“你必须全能或完美”。而实现这一切的方式却是打骂等原始手段。

现在都要进入太空时代了,然而还有不少父母的育儿观念还停留在石器时代。

很多父母不知道的是,他们那些神逻辑,正在毁掉孩子的一生。

1、遇事喜欢推卸责任

从不反省自己

很多不成器的父母都陷入了这样的逻辑怪圈:

n 孩子成绩差,就怪学校不够好、师资力量不够强,于是便转学换个学校,上辅导班换个老师;

n 孩子学会社会恶习,就怪这个社会不够善意、带坏孩子,于是换个国家换个环境;

n 孩子变成网瘾少年,就怪网络游戏,但就算没有游戏,也还是会有新的东西来代替。

这些不成器的父母都有一种神逻辑,觉得不幸永远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这些不成器的父母都有一种谜之自信,我很负责任,我的孩子很听话。

但是他们一遇到事情,就喜欢推卸责任,从不反省自己。

克鲁普斯卡娅有一句说得好:“对双亲来说,家庭教育首先是自我教育。”

2、你都是我生的,

你的手机我还不能看?

有一个黑色幽默段子:“女人是男人身体里的一根肋骨,你跟你的肋骨讲隐私?”,当时听完虎躯一震,觉得这样的强盗逻辑竟似曾相识:“你都是我肚子里掉下来的肉,你手机我还不能看了?”

知乎上一个网友评论这种现象说:“他们讲得过你的时候和你‘讲道理’,讲不过你的时候和你‘讲伦理’。

此前有这样一则新闻让不少人震惊:父母不放心暑假孩子独自在家,就装个摄像头好随时监控孩子是否安全、是否在做作业、是否一直在打游戏。

一位来自上海的陆女士称“孩子马上要升初三了,买个摄像头可以看到书房的全部,主要是为了吓吓孩子,让他明白家长在他头顶上盯着一举一动。”

之前有一个直播平台把全国各地很多学生的课堂和宿舍都搬上了直播间,他们用“见证孩子的点滴”的口号,把孩子的隐私公之于众。

采访一位老师才知道,原来这些摄像头是学生家长要求装的,并称直播的方式“非常实用,非常好!”、“正好看看孩子在学校有没有好好学习”。

这些父母控制欲极强,对孩子生活中任何琐事都要发表意见,巴不得孩子这辈子都生活在他们的监视下。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让孩子生活在没有隐私的世界,就像成长在没有自由的集中营里。

3、我把最好的都给你,

砸锅卖铁也在为你铺好路

生活中,很多父母最喜欢说的就是“我砸锅卖铁供你上学……”他们这句话无形中给孩子施加了很大的压力,感觉要是读不好书就对不起所有人。

他们喜欢把自己没有完成的梦想绑架在孩子身上,管你喜不喜欢,你都必须去实现。反正我都最好的给你了,你还有什么不满意。

这种道德绑架,时常压得子女喘不过气来。

很多孩子因为努力后成绩还是不好而愧疚自杀,很多孩子因为努力追不上父母的欲望,最后自暴自弃,破罐破摔。

父母盲目砸的这些钱,以为是在给孩子铺前行的路,但其实是埋在成长路上的坑。

这些坑里面,装着儿女对于自由的渴望,装着他们或多或少对被设置人生的不满,装着生活随时会被推翻的风险。

甘肃临夏昔日高考状元成毒枭,弃医从商贩毒经商,入狱10年后出狱重操旧业;高考状元因相貌自卑杀人;北大学生弑母案触目惊心……

这些新闻里的人大多成绩优异,但家境贫困,父母一辈子都在攒钱供他们上学;有的智商超群,却没有用在正途上。

狄更斯说过:“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很多父母都认为这是一个拼钱、拼权力、拼资源的世界,于是不断地将自己所拥有最好的东西全部给孩子,以为这样就大功告成。

教育的本质从来不应该是制造一个父母想象中的完美人,而是要帮助孩子实现自我塑造过程。

没有自我的人生,只是傀儡,再多的金钱也会被挥霍,再大的权力也终会被滥用,再丰富的资源也无济于事。

4、最好的教育是尊重和陪伴

一直以来,黄磊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和尊重。在《极限挑战》中他是聪慧的“神算子”,在《爸爸去哪儿2》中,他是温柔宽厚的多多爸。

而10岁的女儿多多聪颖好学,英文水平达到了很多成年人无法达到的水平,不仅能照顾自己,也能心里装着他人。如此优秀独立的女儿究竟是如何培养出来的?

在《向往的生活》里,黄磊再次谈到了自己的“育女经”:

“我从未把她当作孩子,她是一个有思想的人,她有她的秘密,她的想法,她的人生。她不属于我,我们之间是彼此独立的个体,我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她,我们像朋友一样相处。

我要教会她这样是对的,那样是不对的,我不喜欢摆爸爸的架势,在我看来,亲身示范,让她身临其境地体会更好,而不是说教。如果她不要做一些事情,她就要承担不做的结果,为自己负责。

我特别反对有一句话叫:赢在起跑线上。凡是赢在起跑线上的都是短跑,你见过马拉松抢跑的吗?人生是个马拉松,它绝对不是个短跑,要让孩子有个好的人生态度,慢慢对自己的人生有理解。”

黄磊说,最好的教育是父母的爱。这份爱里,不仅仅应有足够的爱和保护,更有培养孩子独立思考、面对未知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在其《论家庭教育》一书中强调,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施加教育影响有六个方面: 一是家庭;二是教师;三是集体;四是自我教育;五是书籍;六是社会环境。

其中,家庭教育是第一篇章,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父母在孩子的一生中无法替代,孩子是从父母那里开始认识人和世界的。因此,千万不要被以上几种逻辑所羁绊,因为你的这些逻辑也许正在毁掉孩子的一生。

相关文章

  • 父母的这些逻辑用在孩子身上,是错误的

    父母总有一些令人难以接受的逻辑: 吃穿跟差的比,学习跟好的比; 自己跟差的比,让孩子跟好的比; 自己背后说亲戚坏话...

  • 孩子越来越难管 你知道自己错哪儿了吗?(下)

    错误观点 在我们今天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们会不由自主的用着我们的父母老一辈用在我们身上的方法,这些方法对于今天的孩子...

  • 忙得顾上不学习

    孩子比我们适应能力强。脱缰的野马用在孩子身上还是比较贴切,虽说成人了,可是父母总有操不完的心,尽管我们这些当父母的...

  • 用在孩子身上的"心眼"

    作为妈妈,我们每天跟孩子发生很多事情,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累,无奈,无助,所以今天何老师给大家支招,教大家一些心眼...

  • 《爱养》阅读笔记

    孩子的进步,一方面是孩子自己努力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父母用心的结果。父母的心用在孩子身上和没用的孩子身上,心用...

  • 父母真知道如何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吗?下面8副图告诉你怎么做!

    很多的家庭,父母把几乎所有的心血都用在了孩子身上,整天陪着,逼着孩子学习,结果却适得其反。父母和孩子之间,经常为学...

  • 孩子是镜子

    1、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用在孩子身上是最恰当了。 2、要求孩子之前,先看看自己,因为孩子就是父母的镜子,你什么样孩...

  • 《心理学与生活》告诉我们的教育孩子的方式

    打还是不打孩子?孩子身上出现的某些严重的行为问题来自于父母不知不觉的强化。很多父母面对孩子的错误选择的是打孩子或其...

  • 张杨

    杨桂芳生了一个女娃娃,在这样的县城里这种事情几乎是不被原谅的错误,原本想用在儿子身上的名字——张盛,用在了女儿身上...

  • 足够有爱的父母 ——自《家庭的觉醒》

    爱是一种看见、接受、并尊重他人的能力! 把用在孩子身上的精力 用在自己身上, 我们的孩子就会发生质的变化, 多改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父母的这些逻辑用在孩子身上,是错误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amj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