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在一个客观角度从新审视自己其实能发现很多自己当时不曾发现东西,人也是因此而进步,正如之前我写的文章提到:人成长的过程就是从主观到客观过程,所以每个一段时间安静下来审视一下自己,往往会有新的发现。今天就拿之前准备直播这件事说说。
最近这一个月一直在准备直播。这次直播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全新挑战,首先我以前根本没有任何演讲经验,其次一个小时时间确实也不算短,并且我的观众都是职业卖家,在课程内容上丝毫不能出现闪失,不然他们会用消费者惯用的手段,低分评价而了之。这次直播与其是一场讲课不如说也是对我的一次考试,毕竟有些时候外在不给你一个真实评价,你是不知道自己到底在什么位置,还好课程结果出来时候我总算松了一口气,满分5分成绩下,大家给了我4.99分评价,在50多人直播组里面评分第一,也算没枉费自己1个月以来的科研成果。
为什么说是科研成果?与其说这次是一次直播讲课,不如说这次更像是一场论文答辩会。准备课程的全程,我都是用第一用户视角全程给学员代入感,这也是学员在听完我的课程不会感觉思维上连贯不上的根本原因,毕竟我们都知道,好的电影都是让人目不转睛,给观众已深深代入感,其实用在课程上道理也完全行得通,为了达成这样的连贯感我是怎么做的,有必要拿出来说说,也算是对自己经验的一种升华,与此同时我相信也能帮助到广大学员从新认识究竟什么样的课程才是现如今一堂还算合格的课程。
报名前
先来说说我是如何准备课程的把,这真的和写一篇论文有点相似。每个讲师先要提交一份PPT课题给淘宝的小二来审批,通过后才可以预约在线课程,这一步考量到每个讲师的应变能力,因为本次直播理论上给了50多个讲师每人一次机会,但是直播时间安排在了项目开始的第一至三周,很明显,早提交课程PPT的讲师就会有充足的时间准备课程,所以我在得知消息后,连夜用最快速度选定了我的课题方向,毕竟以前也写过类似课题文章,这次只不过是对原来的细化而已,抱着这样的心态,我完成早期ppt的雏形,并约到3周以后直播的时间。
但事情并没完,由于很多讲师反应没有这么快,一些好的位置被这些有先见的讲师把位置占了,结果咱群里,有些没约到好的直播时间的讲师开始发起议论,说这样约时间不公平,应该采取抽签的方式,这样才公平,可是稍微对经济学有点了解的同学一定知道,科斯定理提到过,谁用的好归谁的原则,什么意思呢?拿卖家们比较熟悉的聚划算来说,聚划算的坑位一定是给那些优先报名并有能力达到坑产要求的卖家准备的,毕竟那个位置放谁的产品都能卖钱,但是高质量的产品一定就会比那些一般产品能增值好几倍,这就是为什么聚划算有坑产要求的主要原因。回到我们刚才讲的,显然抽签的方式是一种看似公平但实际上却是效率极低的分配方式,但是我们也要明白,群众很多时候都是非理性的,一旦一时的风气被少数参与者主导,就会造成大规模的跟风效应,结果本来效率低的事情也变的理所应当了。那么为了避免类似事情发生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当时由于我先报名了课程,看到群里似乎要出现了反方向声音(抽签决定排课时间),我当时就说:“聚划算也不是抽签决定谁上的,大家还是尽快准备ppt吧”,就这样在事件还没有一边倒的演化开来的情况下,被我几句话给盖灭了。
课程准备中
课程的内容一定是重中之重,没有好的内容只靠营销对外宣传,带来的后果只有一个,就是宣传的力度越大死的越快,毕竟我们要明白,好营销是为好产品服务的,营销本身并不创造价值,营销的本质仅仅是产品的放大器,完成了产品宣传即完成了营销的全部。至于成不成还是要靠产品本身。
课程准备之初,我给出课程的结构就很清晰,之所以有清晰结构是因为我先基于客观事实做到了细致入微的拆分,把一些平时感觉模棱两可的东西变得显性化,只有你真正的给别人讲明白这些模棱两可东西才是对一件事物真正了解了。
基于清晰结构,我先写了一篇差不多9000多字的文字稿,毕竟设计内容要考虑到逻辑上的关系,只有拿出写作这种我最为擅长的思考方式才可以保证整篇课程的逻辑严谨性。毕竟这是在给那些有一定知识积淀的卖家们讲课,而不仅仅是给自己练笔的。一边写我一边配图,但实际上给我最大挑战还是来自图片的整合,虽然有些东西自己用起来都明白,但是如果想变得有说服力,必须要给足充分的客观证据,证明自己理论是站得住脚。
我是怎么做的呢?首先我提出了基于我个人经验的假设,然后在淘宝上寻找例证来证明我的假设是对的,与此同时我也发现之前也有一些经验是不对的,也因此在课程准备的过程中,我也完成了专业自己能力上的提升。在这个步骤中我准备了大量的图片,来说明基于事实的观点。
由于图片是加入到PPT当中,如果图片与图片之间没有衔接,显然就跟电影没有过度一样显的不连贯,因此我在PPT的制作中加入主线,也就是PPT的机构,我会在每一个知识点讲完时候告诉我的学员你现在所处位置,这样做为的就是让他思维形成连贯,自始至终有种一气呵成的感觉。
不仅如此,我在课程讲述技巧方面也用到了正反合的手法,显然一件事如果只从正面讲在客观上是很站不住脚的。就像二战时候盟军研究飞机失事,发现飞回来的飞机都是尾部弹痕最严重,就开始强化飞机尾部,结果失事率并没有因此降低,后来工程师发现真正的问题是那些致命伤害的飞机根本没有飞回来,所以我看可以看出,很多时候研究别人怎么失败的和研究别人怎么成功的一样有借鉴意义。
好的老师一定可以调动整堂课程的气氛,如何调动呢?最有效的办法是让学生参与其中,因为没有什么学习是比真的做一遍效果更好,因此在课程当中要多提问题,先让学生思考一会,在带着他们发现答案,而不仅仅是直白的给出答案,这样一来学习的过程就变成了实践过程。
小结
清晰结构是基于客观事实做到了细致入微的拆分,把一些平时感觉模棱两可的东西变得显性化,只有你真正的给别人讲明白这些模棱两可东西才是对一件事物真正了解了。
群众很多时候都是非理性的,一旦一时的风气被少数参与者主导,就会造成大规模的跟风效应,结果本来效率低的事情也变的理所应当了
没有什么学习是比真的做一遍效果更好,因此在课程当中要多提问题,先让学生思考一会,再带着他们发现答案,而不仅仅是直白的给出答案,这样一来学习的过程就变成了实践过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