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的最初版本是我在2018年8月29日写给自己的,经过一个学期,算是又有了不少经验。
之前在《什么值得买:我的2018年总结》里有提到租房,现在(2019.1.19)更新一下这篇文章的确可以供一些想要租房的朋友们参考。
租房其实是一件小事,但也是一个打造自己外在小世界的一种方式——在不确定的世界中增加了确定性,节约了大脑的带宽,事实证明对提升工作效率有很大的帮助。
我喜欢单人租房,因为离开寝室为的就是有一块可以自由支配的空间,让自己不想社交时能得以清净,可以对一定空间内的事物有近100%的掌控感(声明:我没有强迫症),一个和朋友聚会的私密地点,以及,学会如何一个人处理所有的事。——然而合租,其实并不能完全满足以上条件。
我对环境的要求也很低,除了一下基本要求必须满足之外,就都无所谓了。事实上,任何来过我的“陋室”的朋友们无一例外都觉得我这儿还不错——甚至是挺豪华的。XD
其实,做到这个很简单:
1、科技设备多。
我认为,在这个时代,不会使用科技设备的人是不自由的,正如现在没有用好英语的我是不自由的一样。
2、尽量选择美的东西。
什么是美?审美教育不够普及,就算有也常常失败的重要原因在于 —— 人们误以为“美”与“不美”是一种主观判断,可事实上,美是一种客观存在。
所谓的“主观”,实际上指的是对美的感受有多准确。达·芬奇遇到帕西奥利之后,因为帕西奥利教给了他足够的数学知识,他专门为帕西奥利的书《神圣比例论》画了插图。在此之前,达·芬奇其实一直是凭直觉创造美,但被教育之后,美的创作就有了理论依据和指导,这就是黄金分割率的应用。
审美认知、审美能力,大多数情况下真的与金钱无关,因为更多更重要的审美体系,需要的不只是某一个器官的感受,而是系统思考的能力。比如,除了美食、美景、美人之外,还有很多事物都是美的。
有些语言文字很美
有些科学证明很美
进而还有更多抽象的美。
简洁很美
效率很美
创新很美
......
好吧,再说下去就跑题了
现在来谈所谓的基本要求:
最重要的无非是这两点:
1、安全
2、离学校(或其他地点)近
(1)越近越好(事实证明,这一点真的很重要)
(2)大概率有共享单车。
(3)去学校的路不能太拥堵,避开大门。(心情舒畅的关键要素)
此外,下面的东西几乎是必须的:
1、房间:一室一卫(一阳台)——25平米或以上
2、储物空间,置物空间——越多越好,置物空间很关键的
3、桌子——大点好,椅子自买
4、床——1.5米或以上,有床垫、床头柜最好,
5、淋浴——最好随时能有热水洗澡
6、马桶——带排气扇,以及浴霸最好。
7、空调(风扇不行,若冬天,制暖效果也必须得好)
6、能晾衣服——有阳台最好
8、衣柜。
9、多个插座。
10、照明条件好。(可自买台灯)
11、洗漱台——前面带镜子的
12、窗户。
13、网络——能有稳定的有线网也不错。
可选
1、洗衣机。
2、电梯。(若太高)
事实上,能够完全满足以上条件的房子并不多,而且,这样的房子也不一定贵。——甚至可能会意想不到的便宜。
当然,价值观的不同,必然能产生不同的选择,以上仅作为参考吧。
希望你能找到那间最终被证明为不错的小房间。嗯,就这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