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之交,時钟刚敲过12点,村里的人家便噼噼啪啪响起脆鞭来,按老辈习俗,谁家放得鞭早,谁家的福气便会早早降临。
天刚朦朦亮,本家所有男女老少便聚集在族長街门口,待人齐了,便由族長领着,排成長長的一溜朝本族的官庙走去。族長领头,双手端着个条盘,条盘内放着香,蜡,纸之类焚烧的物品。
进官庙后众人依次横竖成序,先由族長焚香,焚纸,然后行叩拜之礼。寂静的官庙内,只听得族長的喊声,一叩头,二叩头,三叩头,齐刷刷只听得头点地的声响。那种虔诚,那种肃穆,勾起了对祖先的无限崇敬。
官庙也叫祠堂,是一个姓氏的家族逢年过节敬祖的地方。气派一点的官庙,院内松柏绿荫,大堂内有本家族鼻祖的塑身,然后画布上有流传下来的一代一代姓名族谱。每逢年关大节,本族人员都要前来祭祀,追颂祖先恩德。
由官庙出来,族長又领着人员一家一家祭祀祖先。这样的活动一般在近亲五服之内进行。五服者,乃爷爷的爷爷亲兄弟所繁衍下来的后辈,称为五服。
活动内容依然是焚香,焚纸,叩拜。一家一家依次进行。
这样的活动名曰“朝祖”。
“朝”者,晨也;也有拜见的意思,早晨拜见祖宗,祭祀先祖,。
这个活动,从我记事時就有了,也不知延续了多少年,多少代了。只是后来进城住了楼房,这样的活动自然也就消声匿跡了。
端五祭屈夫子,八月十五祭月神,大年日早上朝祖,大概都有敬重先祖,忠孝节义的含义,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唯其有弘揚道德文化,继承优秀传统的深邃内涵,所以一代又一代薪火相传,源远流長。
农耕文化也有其精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