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职场碰瓷”屡屡发生,职场黑名单作用凸显

“职场碰瓷”屡屡发生,职场黑名单作用凸显

作者: 大董酷评 | 来源:发表于2018-06-14 11:30 被阅读0次

    自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劳动者用其维护自己的权益,劳动纠纷案发率数量逐年上升。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商业环境的复杂变化,企业被劳动者坑骗、被惯犯“碰瓷”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扬州惊现“跳槽叔”,专业碰瓷套路深

    近日,有媒体报道,扬州就出现了一位职业碰瓷高手。被媒体称之为“跳槽叔”窦某,从2008到2010年的两年时间里,先后换了近20份工作,每份工作短则20天,长则几个月。其中15个“东家”都被他告上了法庭,以至于当地法院每两个月不到就会收到跳槽叔的诉讼请求,理由几乎都是公司未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拖欠加班费等违反劳动法用工规定的行为,前前后后居然胜诉了13次,光经济补偿部分就拿到了6万元!因而获得了“碰瓷式职业维权人”的称号。

    故意碰瓷者,不仅为道德所不齿,更是对法律公平性的公然戕害,而存在于职场中的“职场碰瓷”更是如此。类似“跳槽叔”窦某,专钻企业的劳动管理漏洞,或隐瞒真相或布下陷阱,人为制造违法用工现象,进而为牟取不当得利进行恶意索赔。

    故意不签劳动合同,通过劳动仲裁索要双倍工资。找借口玩失踪,辞职后索取生活费。主动不要社保,事后举报索要补偿……以上情况,都是让企业大吐苦水的“职场碰瓷”行为。

    职场“碰瓷”频频发生,中小企业成为重灾区

    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数十万起劳动争议案件中,中小企业是劳动纠纷的频发地,也是“职场碰瓷”最大的受害群体。为什么碰瓷者专挑中小企业下手呢?

    国内知名大数据专家、职品汇创始人龚才春博士对此有一针见血的点评:因为中小企业往往成立时间短、员工人数少,缺乏应有的企业制度和管理经验积累,对潜在的法律风险不够重视,因而存在大量不规范用工行为,才使“碰瓷式”不良劳动者有机可乘。

    比如“跳槽叔”的很多老东家在庭审中喊冤,称他们起初都主动提出签订劳动合同,但由于窦某不愿意,公司为了减少开支也就没有“硬签”,哪知留下了后患。完全体现出了这些企业的法律与规范意识的缺失。

    龚博士指出,职业碰瓷现象的存在说明,首先是用人单位的用工不规范、管理有漏洞所致。所谓“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比如有的企业在劳动合同上“能省则省”,这样就会授人以柄;如果企业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不会受到损害;其次,当前法律层面对“职场碰瓷”处置力度疲软。比如,法院在发现企业或劳动者有恶意诉讼行为时,惩处手段非常有限;第三,则在于“职场碰瓷”者的利欲熏心,为了个人私利,往往不择手段。

    打击职场碰瓷,“职场黑名单”威力大

    国内知名大数据专家、职品汇创始人龚才春博士指出:在劳动关系中,劳动者确实普遍处于天然的弱势地位,但这并不代表劳动者可以违背诚信原则和法律法规,对用人单位的工作秩序、经营管理造成恶劣影响,给用人单位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以及给其他劳动者维权造成不良示范。所以,对于“职场碰瓷”行为不能姑息,否则就是对恶的纵容。打击职业碰瓷,一方面是用人单位当履行好主体责任。比如,规范用工管理,依法依规签订劳动合同或劳务合同,在用工管理者也须依法依规,不给碰瓷者机会;另外,作为企业,也要善于做好入职员工的职业背景调查,尤其是要利用好“职场黑名单”这样的利器。

    像上面说的“跳槽叔”,恶意碰瓷,肯定会被收录到职场黑名单里,企业提高警惕,用工时就要做好背景调查,充分了解求职者是否进入黑名单,是否有不良的诚信记录。做到未卜先知、防患于未然。

    打击职场碰瓷,还应该充分发挥劳动监察部门的主管作用,要做到两手抓,既要对不法用工行为进行整顿治理,也要对各类“职场碰瓷”行为,坚决说“不”。比如,北京市海淀法院就与辖区内有关机关合作建立劳动争议“黑名单”。他们将多次违法的企业和个人,专门列入“黑名单”,并提醒个人和企业在招聘和求职中参考。这一办法,无疑有助于让违规者无处容身。

    龚博士指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要遵守法纪、恪守诚信,这才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础所在。从劳动者角度而言,应恪守诚实劳动的职场准则,当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也应注意维权边界,更不能在职场中“故意碰瓷”。对用人单位而言,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规定,完善制度管理、规章执行程序,并充分保障好员工的合法权益。(文/董成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职场碰瓷”屡屡发生,职场黑名单作用凸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aoe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