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传承》观后感,结合个人练习感受,希望图书和瑜伽的智慧对大家有所帮助。)
阿斯汤加瑜伽是一种古老的瑜伽练习方法,虽然没有哈他瑜伽时间久,但与哈他瑜伽、艾扬格瑜伽等,都算是传统的瑜伽派系。在当今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下,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瑜伽派系,像流瑜伽、寰宇瑜伽、太极瑜伽等。
不知最初接触瑜伽的您,在选择瑜伽馆时会不会有点头晕眼花,因为选择太多,派系太多,一时不知该从哪里下手。Saraswathi Rangaswamy在《传承》中分享了阿斯汤加瑜伽传承的精髓。
Saraswathi Rangaswamy是Pattabhi Jois的女儿,出生于1941年,从10岁到22岁,每天跟随父亲进行瑜伽练习。她从1971年开始教授阿斯汤加。她的两个子女Sharath和Sharmila都是瑜伽老师。
“你不能擅自改变方法。你在Mysore怎么跟我们学的,就要原汁原味地传递下去。Pattabhi Jois教会了我们好多东西,你不能改变它。如果遵循Pattabhi Jois的方法,一定会有灵性方面的成长。它会改变你的心智,一切都会改变。人们喜欢这套练习原本的面貌,所以它才会传播到世界各地。等到年纪大了,七、八十岁了以后,你只需要保留少数几个体位法,但必须持续练习。你可以只练一序列,这样就够了,但是不要放弃。你可以因人而异地调整练习教学,为他们选择适合的练习。块头再大的人也可以依照正确的呼吸串联做拜日式,你可以让他们试试看;他们很快就会上手,越做越容易。如果不能做拜日式,就做一些简单的动作,把呼吸、根锁和凝视点的观念带入其中。就连病人也可以呼吸。只要长期练习,心情都会愉悦,身体都会轻盈。很多人告诉我们,Pattabhi Jois的阿斯汤加瑜伽改变了他们的生命。
老师应该维持传统方式教学,它很珍贵。我喜欢这套瑜伽练习,我不认同其他的派系,只喜欢阿斯汤加。它的呼吸、锁印、凝视点,都很与众不同。现在很多人改变传统方式,把各种派系混杂在一起,但是那并不是阿斯汤加。要练习就要跟随我们的老学生练习,不要追随不了解正确方式的老师。和我们在Mysore练习的老师都很诚实,我们认识他们;他们教学之前,都曾征得我们的同意。但是很多人根本没见过我们,就在外面教阿斯汤加-这就是不诚实,他们没有获得我们的认可。阿斯汤加不是我们所独有的,但是正确的方式很重要;方法正确,才能顺利地传播到各地。”
头碰膝前屈式A, by插画爱好者蓏蓏
如果看瑜伽老师的履历,通常会提到RYT培训的时间数,这是全美瑜伽联盟给世界各地一定数量的瑜伽馆颁发的培训授权。瑜伽老师培训时间越长,在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更加专业。学习正宗阿汤的人,都会飞去印度Mysore,找Pattabhi Jois或者他的家人学习,至少要学习1个月,他们才会颁发认证资质,代表这个人学有所长,有资格在市场上教授阿斯汤加瑜伽。
《传承》书中的资深阿斯汤加瑜伽练习者,很多人都是在那里学习远远超过1个月,同时,每年还会再回到Mysore去进修。毕竟,瑜伽是一条修习之道,一旦走上这条路,就意味着永久的练习与无限的探索。
坦白说,我还挺向往去印度进修的。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很像一种解脱,自己各种情绪和杂念都有可能消失。然后,开启一段寻找自我之路。最初也许并不知道自己要找什么,可是练着练着,很多事情就会清晰地浮现在眼前。虽然我没有去过印度求学,但这样的过程并非我的臆想,网络上有很多小伙伴的印度求学笔记,这应该算是他们记录的共通之处。
我在北京长大,学习的资源很多,瑜伽馆的选择也很多,没费吹灰之力我就能选到心仪的瑜伽馆。但很多人可能没有这样的条件,所在城市的瑜伽资源有限,该如何是好呢?倘若真的认定了要学瑜伽,无论是为了爱好,还是为了职业,有时是需要决心和信念的。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家里周围没有好的瑜伽馆,那就看周边城市是否有瑜伽馆。
9月份在悠季上研修班时,我发现很多同学都是不远万里来北京进修瑜伽,大家的背景各不相同,年龄差距也很大,但共性是都有一颗热爱瑜伽的心。同学们一定是认可了悠季的教学经验,才会来这里上课。
有位Nancy姐姐,每天开车往返100公里来上课,早上5点多起床,晚上到家也要8点多了。这种毅力,真让人敬佩。我觉得Nancy姐姐有段话,很经典,“大家如果去看病,绝不会只找家附近的医院,肯定是找好医院,哪怕再远,也在所不惜。我找瑜伽馆,也是这样的原则,我只想跟着最专业的瑜伽馆练习。”她是悠季瑜伽的老学员,也参加了很多教培课程,我觉得她足够到了出师的级别。我们有个上课群,老师鼓励我们在群里抛出练习问题,同学之间相互解答。我就问过几次清洁法的问题,Nancy姐姐回答的特别详细和到位,实在令人佩服。
目前,在中国还没有阿斯汤加瑜伽学院,很多都是拿到授权的老师开设的工作室,如果想学习阿汤,可以找自己喜欢的老师开启求学道路。等到疫情得到控制后,不妨计划一下印度求学之旅,为了自己的小目标,也努力拼搏一下。
在求学这件事儿上,外国人好像比中国人更勇敢,拿个背包,就走上到探寻东方文化的道路,甚至可以在不同地方生活一段时间,体验不同的风土人情,而中国人的负担似乎过重,总喜欢在一个扎根,从买房子开始,先有个固定的家。不知道这样的习惯,会不会成为束缚我们探寻自己的牵绊?
倘若让我们的心,也放轻松一些,就像一片落叶,被大风吹到哪里,就在哪里扎根,是不是人生会有更多的探险经历,也会有更多的惊喜呢?偶尔,给自己一点勇气,去做些不知结果的尝试,因为人生最宝贵的是经历,好的也好,坏的也罢,只要挺过来的经历,都是财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