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换了份工作,她是我在新工作中认识的人。21岁年纪的女孩子,坚持了十几年早上五点起床。
这真不可思议。
去年,她说要在简书写满十万字,于是花了两个月,每天逼着自己写写改改,完成了。
后来,她说要每天在公众号发一篇推文,于是在忙碌的生活中挤出时间,坚持每天发一篇,延续至今。
她有自己热爱的事情,坚持了五年,两个有影响力的师父收她为徒,现在,她热爱的事情成了她的事业。
我们身边有很多这种人,包括那些父母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从前小,一直觉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过是挂在嘴边的一句谚语。后来,那个每天加班的同事成了你的上司,那个每天送早餐的男人抢走了你的女友,那个每天锻炼的胖子变成了型男... ... 而你,依旧如初,一事无成。
倒是觉得生活无所事事,生命平淡的宛如一潭墨绿色的死水。
毫无波澜。
受着姑娘的影响,总是希望能改变下自己的。于是,前些天和朋友相约在3月14号前写满简书十万字。
这算下来可真不是个轻松的活。
平均一天3000+字数,对于一个几乎每天加班的人而言,似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突然想起刚写公众号的那会,心里也是暗想要坚持每天发一篇,于此也持续了一个多月,却终是失败。
虽粉丝寥寥,却有几个朋友总在衷心的期待,别的倒是未觉不妥,只是常常自感辜负了这份期待。
其实,每一次的半途而废又何尝不是辜负呢?
记得刚来这座城市的时候,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希望自己未来能以写字为生。
后来,当发现自己连基本的持续性写作都无法坚持时,内心实在是自嘲的不行:如此还希望以文字营生,倒是终归只能混的落魄。
一年上下,心里也弄不清自己究竟长进如何。只知道有时过于急切,脑子里犹如浆糊,半晌敲不出一段完整的话,抓耳挠腮,只剩颓唐。
于是,当初信誓旦旦决定的坚持,到此便戛然而止了。
所以,说到底,放弃由自我的无法满足而来。毕竟,"坚持过"这件事说出去总是更加体面。
以前看到过一篇文章,主人公与哥哥同时爱上了跑步,但哥哥却在一周之后放弃了。
原因很平常,哥哥一开始就决定每天早上跑三公里,第三天的时候却下雨跑不了了。于是,因为中断,哥哥马马虎虎的坚持了两天便不愿再跑。
主人公呢,他只是想着强身健体,享受着每一次与太阳赛跑过后大汗淋漓的畅快滋味。于是,下雨对于他而言不是偷懒的机会,而是惋惜与期待。
这可真奇怪。
原以为定下目标才更有机会达成,却不料适得其反。
这让我突然想到目前工作的领导,他常说:你如果把这当做一份工作,你会被累死的。你需要把这当做在玩,这样,每一天你都会激情满满。
想来也却是如此。
兴趣是人最有力的行为驱动,当你的潜意识里将某件事当做任务时,本能的就会排斥。于是,每一分钟的坚持都步履维艰。
这样,对于重新拾起写写改改这件事,突然又有了信心。
就像完成简书十万字这件事情一样,少数极具自我管理与约束力的人能在既定的要求下完成。但大多数的我们,还是放宽心将此作为兴趣以坚持下去吧。
毕竟写字这件事,真的还挺有趣。
到此,完成一千字已让我感受到心理上的满足,想来也却是无需苛责自己过多。不是怀抱着"差不多"的心态,而是实在觉得时间宝贵,仅是为了完成任务而东拼西凑,毫无意义又浪费光阴。
完成简书十万字,不在于3月14、4月14还是什么特定或普通的日子,而在于,脚踏实地的书写。
持续的输出会让我们意识到自己能力上的不足,于是,加倍努力,勇往直前。
那个完成了简书十万字的姑娘,我依旧是敬佩你的。
但兴趣驱动无需过度消耗,长久的坚持终有一天也会看到开花结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