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成长励志每天写1000字
原来人人都有焦虑——奴隶社会5周年嘉年华感想1

原来人人都有焦虑——奴隶社会5周年嘉年华感想1

作者: 安慰不倒翁 | 来源:发表于2019-02-27 20:07 被阅读19次


    01.

    2月23日,我和好朋友一起参加了“奴隶社会”公众号5周年嘉年华,那一天的很多嘉宾分享都激起了我非常多的感触,于是就想着通过几篇文章分享我的不同角度的收获和思考。

    “奴隶社会”公众号的创办人李一诺和华章是夫妻俩,他们都是清华大学毕业的学霸,李一诺还曾是美国麦肯锡咨询公司的合伙人,现在是盖茨基金会中国区的首席代表。在业余时间,他们运营这个公众号,并且汇集了400位左右的作者发表文章。

    我非常喜欢这个公众号,以及这些作者的真实的故事。他们几乎都是国内外最高学府毕业的社会精英,但与那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不同的是,他们不只顾着自己的生活,又有一份理想主义的情怀。

    02.

    有一位20岁出头的北大小姑娘付紫璇,她今年上大四,是经济和国际政治专业的学生,她在这次的活动中有一个演讲,叫做《成为罗德学者之后,我为什么仍然要做调查新闻?》

    罗德学者,是什么概念呢?每年全球只选出80名25岁以下的杰出学生,获得这个世界级的奖学金,去牛津大学攻读硕士或者博士学位。谁曾经获得过这个奖学金呢?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青霉素的发现者、麦肯锡的全球总裁......也就是说,获得这个奖再继续自己的专业深造的话,就会有远大前程。

    但是,罗德学者在手、专业吃香,为什么她还要继续做调查新闻?

    她说,这与她理想主义的困境有关。因为她最希望成为调查记者,在纷繁复杂的事实和海量的数据中,找到事件背后的真相。这是她的梦想,她的执念。她的朋友们,北大的同学们,在大家大一刚入学时,也会跟她谈论理想。有的人想做科研,想致力于人类找到功课癌症的方法,还有的人以后想做音乐,做人工智能......后来想做科研的人,去别的公司做实习;想做音乐的人,觉得音乐没有前途;想做人工智能的人,觉得太难了,做别的了。

    但是当他们大二、大三时,跟她谈论这些的人,变得越来越少。她的同学们谈论的是怎么选课、考高的分数、怎么去大公司实习,因为只有这样,他们将来才能有更好的工作,或者去国外留学,有更多的金钱和权利......他们生怕哪一步没走好,就一步错、步步错。

    所以,校园里到处弥漫的是焦虑的气氛......

    03.

    这是一个对于我来说全新的视角:因为原来的我,只是知道自己的生活会有焦虑,周围人的生活有焦虑,中学大学的时候,为高考焦虑,快毕业的时候,为找个好工作焦虑,春节之前,很多人会为了应付别人的催婚催娃催二胎而焦虑。但是我没想到的是,原来北大清华毕业的学生,也会为了将来而过不好现在啊!

    我脑海里的北大清华学子,是白衣飘飘,气质如兰,淡定优雅,今天去听大咖的讲座,明天去参加个比赛随随便便得奖,后天去泡一整天图书馆,在咖啡馆里一讨论就把别人觉得很难的事儿办了的人,怎么会像我这样凡夫俗子般的为这些具体生活而焦虑呢?

    04.

    我之前听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徐凯文的讲座,他在研究“空心病”。我之前在听他讲座时,说实话没有太大触动,但是在这次活动中,我却一下子对于“空心病”有了理解。徐凯文发现这些年有个趋势,越是优秀的人,越容易迷茫。他们从小到大,一直非常听话,是人群中的尖子生,但是当他们突然有一天发现周围没有人再让他努力的时候,他一下子就懵了。整个人空空的,心里迷茫,不知道为什么活着,甚至频繁地想要自杀。

    这些年我做心理咨询,发现不论是什么样的人,人性最底层都是相通的。有善良、有懦弱、有焦虑、有一切相通的情绪;不论取得多少世俗的成功,也在某个时刻开始思考活着的意义,只不过我们思考的时间点不同而已。

    而解药在哪里呢?其实就是去思考人生的意义,而这个意义,很多时候是从行动中探寻出来的。做好当下的工作,去接近你的梦想,去真正为社会、为他人做出力所能及的事情。

    可能在持续行动的过程中,你自然知道了为什么活着,心里也不再迷茫和空虚了。做乐天行动派,做现实的理想主义者,挺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原来人人都有焦虑——奴隶社会5周年嘉年华感想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asg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