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习体会

学习体会

作者: 梧桐雨_ | 来源:发表于2022-08-09 18:22 被阅读0次

    四天半的长沙学习之旅,转眼就结束了。听了七八个专家精彩的讲座,脑海里不断地出现着几个重要的关键词:2022新课程方案及课程标准、双减、课程设计、核心素养、大任务大概念等,让我对这些新鲜的词汇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我们要着重认清2022版新课程标准的突出变化,明确下学期的教育教学的重心,提前做好规划。

    一、育人目标适应新时代要求。

    之前我们老百姓的教育需求是“有学上”,所以国家极力创设各种条件“扫盲”落实“双基”,在国家政策的正确引领下,全国所有的孩子都实现了“有学上”的目标。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老百姓的都渴望自家孩子能上“好学校”,接收最好的教育。所以育人目标调整为要全面落实“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培养要求,这里让我们明确了培养怎样的人的问题。

    这是整个教育的宏伟蓝图,也是我们学校、教师的行动指南。有了这样清晰的目标,我们的教育行为就有了努力的方向。

    二、突出了“核心素养”的价值追求。

    之前是“三维目标”,现在要通过各个学科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所谓“核心素养”就是人一生发展所必须的价值观念、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这些素养要通过具体的学科学习,在真实的情境中,解决具体的任务中不断习得。比如语文学科,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要培养学生“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四个方面的综合素养。

    如何来落实呢?课标中指出“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都以语言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这就提示我们的语文教学,一定要重视语言文字的运用,并在运用的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和文化自信。这一点,戴岳为教授、宋跃庆校长、刘兵所长等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三、强化了课程结构的调整。

    比如将劳动、信息科技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科学、综合实践活动起始年级提前至一年级。说明,国家对劳动、信息科技教育的重视。我们管理者、任教教师一定要提前吃透这些独立出来的学科课程标准的精神,明白教学的重心,以及如何来落实相关理念。也要求我们教务处开学前要做好对课程设置的调整,对相关教师的调整。

    我想到我们学校的劳动教育,之前也结合基地进行了劳动与各学科之间的融合教育的探索,但是比较零散,呈现教师各自为阵的现象,没有系统性。听了东方红小学刘清平校长的讲座之后,受到启发,管理层应该组织教师设定好劳动教育与每个学科融合的点,用表格罗列出来,成为一个纲领性的要求,教师行动起来就有路可循。

    四、“大任务、大概念”的提出要求转变学习方式。

    新课程标准要求,设定几个任务群,教师根据这些任务群,结合教材,设计主题式实践活动。注重的是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还有跨学科学习等。这些新要求,其实就是对之前“灌输式”教学方式一种比较彻底的改变。不在是学生听老师讲,更多的是要学生要教师设定的大任务中,自己与同学合作完成,在这个过程中,习得各方面的能力及提升自己的认知。

    这对我们教师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每个单元的大任务怎样来设计?怎样来考评?每个学科的跨学科学习的点怎么来定?这些,我们都要学习,都要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

    五、增加了“学业水平考试”“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等内容。

    课标中有了具体的“学业水平考试”的相关要求,为教研室、一线教师提供了明晰的教学、教研目标。实际上帮助了教师确定教学内容,改变了以往比较不统一的现象。“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的确立,说明国家对这一块内容的重视。作为一直从事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的人员,我是由衷的高兴。因为,终于有章可循,并且提到了一个高度,我们实施起来,也更有信心与力量了。

    六、与“双减”政策的一脉相承。

    新课程标准的变革,契合了国务院的“双减”政策要求。通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及家长的培训负担,拓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总之,这几天的学习对我的认知有了很大的冲击。看到了优秀校长、教研人员的处事风格及综合素养,听到了对最前沿教育理念的解读。 对自己的成长、教育教学工作都有很大的启发。我将不断梳理,努力将“让学生在场,让素养落地”成为近期工作的重点,并在实践中运用与反思。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体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auaw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