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模糊越严重,谁就越混沌;谁的模糊越轻微,谁就越清醒。所以,人生其实是一场消除模糊的比赛。”——《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
以前的我,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手机,打开抖音,开启刷短视频。白天空余时间也是沉浸在各个网络平台。明知道有更重要的时间去做,但脑海里总有个声音告诉我,好不容易歇息,再玩一会吧。整个人浑浑噩噩的,就像一棵在飓风中生存的小树随风摇摆,根本无力掌控方向。
当时想到的最好的办法就是阅读,通过阅读来改变自己,减少玩手机的时间,增强自制力。我认为如果有了自制力,一定能改变现状。我每天强迫自己阅读1个小时以上,但时间久了,我却陷入了一个怪圈,无效阅读。后来我又强迫自己早起,坚持写作。但不得不承认,人的惰性太强大了,除了阅读,其他的都放弃了。
我反思为什么一直立目标,却一直失败,究其原因是什么?
后来我无意间发现,如果有清晰的目标,比如我每天练字,要求自己练习好一个笔画,或者一个字。有目标的练习,会让自己慢慢坚持下去,但如果我每天给自己制定计划,写字,却没有具体的内容,我就会不停的找借口拖延。于是我发现,改变失败的原因是行动力模糊。
行动力模糊,不仅需要在这些小事上消除,在选择人生目标等大事上也是如此。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想都不想就一头扎进具体事情里,对什么事情更重要、什么事情最重要、做这件事对自己到底意味着什么等长远意义却极不清楚。
比如,阅读在我眼中可能只是用眼睛扫描文字,快速地把这本书扫完,而在有些人眼里,阅读就是和高层次的人聊天,他们赋予阅读这样的意义,内动力就会完全不同。因为看不清意义,我就每次读完一本就会去翻看别人的阅读笔记,或者在网上查找书评,陷入“别人说好,自己也想要”的状态。于是什么都想学,还想马上看到效果,最后自然是盲目投入行动,却什么也做不成,进而变得更加焦虑。
清晰力也就是把目标细化、具体化的能力——行动力只有在清晰力的支撑吓才能得到重构。
在《认知觉醒》这本书中我看到的一个目标细化的方法。
每日工作写下来,分重要等级。类似于我们之前所用的时间管理的“四象限法则”。具体的方法:
第一步:找一个普通的A5卡面抄,将纸业对折。
第二步:在上方写下当天所要做的事,然后清空大脑,按权重将列出的事项标上序号,这样目标就变的清晰可见。
第三步:收集一切可用信息,在页面左侧写下在某一段时间段做什么,然后在底部统计“计划学习时间“和”可学习时间”,这样,时间也变得清晰了。
第四步:“在页面左侧记录当天的实施情况,一天过后,对学习时间和学习成果进行统计,时间利用效率便一目了然。”
如果我们每天能够清晰的规划控制好自己的时间,我们就会避免很多焦虑,即使中途有变动,但大方向始终会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行动力最害怕模糊不清,因为模糊时,我们就需要花费心力不断地做出选择,而选择是一件非常伤脑的事情。同时,人的本性就是趋易避难,如果不提前规划,让自己心里有数。那么很有可能,我们又会浑浑噩噩的度过一天。
根据我个人的感受,有自己热爱的事,比行动力本身要重要得多。你就会自带“要事第一”和提高清晰力等各种属性。比如我的每日计划本上必备的三件事就是阅读、写作、练字。看到一个朋友问我,如何才能知道自己热爱什么?我提供给她了一个我自己用过的筛选法。把自己所有想做的事情,列在一张纸上,然后一个一个划掉,最后留下的,就是自己喜欢的。
行动力-是一个人最顶级的自律。你不需要多努力,只要每天不被打扰两小时,绝对自由、固定的安静时间,抵制一切诱惑,拒绝一切社交,专注地去做你真正热爱的事情,坚持三年,它的回报是惊人的。
即便不成事,做你真正喜欢的事情,带来的情绪价值也是极其珍贵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