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九江历史上的今天 · 9月9日 · 修水,秋收起义的第一枪

九江历史上的今天 · 9月9日 · 修水,秋收起义的第一枪

作者: 冯晓晖 | 来源:发表于2022-09-09 00:23 被阅读0次

1927年9月9日,工农革命军第 1 师师部和第 1 团在修水起义。

地点:

修水县

类别:

军事

毛泽东和卢德铭塑像 笔者摄于修水秋收起义纪念馆,2021 年 10 月

1927 年 9 月初,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师部参谋何长工在修水设计制作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军旗,它是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面军旗。

9 月 9 日,由中共中央特派员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秋收起义在修水首举义旗。中共德安县委也组织农军和农民4千余人举行铁石山暴动。

资料来源:九江市志

1927 年,中国近代史、革命史上最重要的两大事件——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都主要在江西发生。九江,是这两场起义的策源地。在《九江历史上的今天 · 7月27日 · 南昌起义,九江策划》中讲述过,南昌起义策划于庐山,敲定于九江。九江是起义的初选地点,南昌起义的主力军来自九江。

修水秋收起义纪念馆 笔者摄于 2021 年 10 月

一个多月后的秋收起义,第一枪在九江修水响起,中国工农革命第一面军旗在这里被高举,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在这里诞生。可以说,九江是我军的孕育之地,理应拥有崇高的历史地位。事实上,九江一直没有太被重视,它对革命的重大贡献很多人都不清楚,这又是为什么呢?

关于秋收起义,教科书里都有,似乎也没有详细介绍的必要。然而,秋收起义的历史却很难讲清楚,不像是南昌起义。不信您回忆一下,或者先在网上找资料看半个小时,尝试将这段历史说清楚,十之八九您做不到。我也做不到,好几年写修水游记时尝试做过,以为自己理顺了,结果文章被咔嚓。

本篇就来说说在修水的秋收起义,它为什么是第一?

还是先要交待背景。秋收起义又叫秋收暴动,暴动这词是咱们自己起的。1927 年 8 月,我党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制定了《中央关于湘鄂粤赣四省农民秋收暴动大纲》,规划了一系列暴动。

毛泽东像,1927 年 图源:维基百科

湖南省委决定在湖南多处举行暴动,定于 9 月 9 日开始破坏铁路,11 日同时起义,16 日武装会师长沙,夺取省会。毛泽东被安排负责湘赣边界的武装起义,当时我党在边界区江西方面所能掌控的武装共有三处,分别位于修水、铜鼓和安源。毛泽东前后到达安源和铜鼓(未到修水),布置起义工作。

回来讲修水。修水当时的武装力量最强,这里集结了三支革命队伍,有一大批党员、团骨干、工运、农运积极分子,是秋收起义的主力部队。队伍的骨干是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警卫团是叶挺独立团的一支,团长卢德铭,干部均为黄埔毕业的共产党员。警卫团原计划参加南昌起义,到达武宁后得知起义军已南下,于是兜了一圈抵达修水驻扎。在修水的另两支部队是湖南浏阳的工农义勇军和湖北通城的农民自卫军。

在起义筹划时,湘赣边界的武装被统一编成工农革命军第 1 军第 1 师,共 5000 余人,由卢德铭任总指挥,警卫团副团长余洒度任师长,下辖 3 个团:修水的三支武装编为第 1 团(后又收编了建立了第 4 团);安源的武装为第 2 团,主体是安源矿警和工人纠察队;铜鼓的武装为第 3 团,主要是浏阳、平江的工农武装。

笔者摄于修水秋收起义纪念馆,2021 年 10 月

起义前,师部参谋何长工、副官杨立三等人在修水县城商会会馆里,设计并制作我军第一面军旗(见《九江历史上的今天 · 4月8日 · 建军伟业中的何长工》)。

1927 年 9 月 9 日,驻修水县城的工农革命军第 1 师师部和第 1 团官兵,全副武装来到县城紫花墩操场集合,农民自卫队捆绑了 8 个土豪劣绅,与数千群众也来到操场,余洒度誓师起义,起义的口号是:“红色领带系在颈,只顾死来不顾生!”

笔者摄于修水秋收起义纪念馆,2021 年 10 月

宣布起义后,队伍即按照原定计划,离开修水县城向湖南进发,途中遇到从武汉汇报工作返回的卢德铭。卢德铭传达了党中央指示,并就任秋收起义总指挥。当夜,部队到达修水渣津镇。9 月 10 日,第 1 团与驻扎在渣津的第 4 团召开誓师大会,枪毙了土豪劣绅,而后向湖南平江挺进。10 日深夜,第 2 团在安源宣布起义,向萍乡方向前进。11日,毛泽东亲自指挥的铜鼓的第 3 团向浏阳进发,秋收起义全面爆发。

修水渣津镇万寿宫,曾为第 1 师师部 笔者摄于 2015 年 5 月

队伍离开了九江,故事也就该结束了。读者可以看出,秋收起义在修水打响第一枪,是按照攻打长沙的方案执行的,因为修水距离最远,道路更崎岖,进军时间最长,所以修水率先起义,萍乡、铜鼓的起义晚一两天。修水的起义不同于南昌,革命军早已控制了县城,起义当天并没有遇到任何敌对武装的反抗。秋收起义的第一枪,或许是用来枪毙土豪劣绅的。

后面的故事还是讲几句:起义完全没有达到计划要求,进军过程中接连发生逃跑、叛变、内讧,以及多次战斗的失败。关键的时候,毛泽东站了出来,中止了进军长沙的计划,以前委书记的名义通知起义各部队到浏阳县文家市集结。部队集合后,各部队军官勉强听从毛泽东建议,向萍乡方向撤退。

卢德铭像 图源:快资讯

行军途中,又遇到总指挥卢德铭阵亡、逃兵不断等情况。9 月 29 日,队伍抵达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已不足千人。毛泽东在这里做出了他一生中最伟大的创举之一:通过“三湾改编”确立了“党指挥枪”、“党支部建在连上”、“官兵平等”等一整套崭新的治军方略。从而建立的一支世上未有、战无不胜的伟大军队。接着,他带领这支部队继续他一生中另一个最伟大的决策:向井冈山挺进,在那里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中国革命之火没有熄灭,它被带到了井冈山,开始熊熊燃烧。

秋收起义进军图(局部) 图源:《中国共产党100年地图集》

其实,毛泽东并非秋收起义的主要策划者,而是执行者。因为改变计划,违抗攻打长沙的命令,被取消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资格。

乱世出英豪,烈火见真金。其实秋收起义并不仅发生在湘赣边界,1927 - 1928年间,我党在各地发动了上百次武装暴动,遍及 14 省 140 余县(市)。随便举几个例子:冯平领导的海南岛暴动、杨靖宇领导的河南确山暴动、吴光浩领导的湖北黄麻暴动、朱积垒等领导的闽西暴动、曾天宇领导的江西万安暴动……有多少人还知道?

笔者当年在修水秋收起义纪念馆,看着下面这张地图时(本图与纪念馆中的有所不同),才幡然醒悟。当年在湘赣边界举行的起义,并不特别。就像是打牌,主席挺晚才把牌拿到手上,可以说已经是必输的局,最终他却全盘通吃。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各地武装起义示意图 图源:腾讯网

为什么毛泽东领导的起义最终成功了?如果没有这些星罗棋布的暴动,湘赣边界的起义不会单独成功;如果没有伟大的领导人物出现,这些起义早晚都会被扑灭。在这些无穷尽的反抗国民党黑暗统治的暴动中,总会出现伟大的领导人。

历史有其偶然性,但偶然当中孕育着必然。

最后说说开篇的那个问题:为什么九江的革命地位一直不太被重视?或许是因为南昌起义的策划和主力部队虽然都在九江,但并没有九江人参与。秋收起义修水的第 1 师第 1 团由三支队伍组成,分别来自粤军、湖南浏阳和湖北通城,也是过客。两次起义九江籍的领导人和九江本地的部队呢?或许也有,但没什么影响。

再说个轶事。这一段是笔者大概记得,不能保证细节的准确性:

话说那年主席在庐山,曾经与江西省领导以及工作人员聊天。主席提出一个问题:工农革命军为什么能成功?

有人说,是艰苦奋斗精神。主席点点头,又摇摇头。

有人说,是支部建在连上。主席连连点头,说还不是要点。

大家猜不出,主席说:最重要的是……。他又说,如果这个被丢掉了,那就……唉……。

主席说的要点在下面的图片中,这是他一生最伟大的创举。主席不是将才,他也没有临阵指挥过大部队,但他才是这支伟大的军队的缔造者。

我相信这段故事的真实性。

笔者摄于修水秋收起义纪念馆,2021 年 10 月

《九江历史上的今天》是介绍本地历史的系列短文,每篇选取有明确史料记载的发生在当日或当月的一个事件,配以相关的照片、新闻图片和文献书籍等影像资料,并对事件缘由及产生的影响作出适当的评述。由于笔者水平有限,资料残缺,必有谬误及取舍失当之处,诚请批评指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九江历史上的今天 · 9月9日 · 修水,秋收起义的第一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baz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