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濂溪(二)

作者: 一杰28 | 来源:发表于2018-03-11 21:09 被阅读21次

      九江,对于周敦颐来说,有着特定的意义。

      元公仕起于分宁(今修水县),终于南康(今庐山市)。 九江,这座古城,于是有了—— 濂溪区、濂溪公园、濂溪河、濂溪大道、濂溪路…… 以这种古老的方式景仰这位来自道州特别的大贤。 这是对元公最好的纪念。

问道濂溪(二)

    但凡值得品读的人,背后必定是耐人寻味的。

      濂溪,清流,名水。 贯穿着元公的一生。

问道濂溪(二)

      品读周敦颐,濂溪是最好的开始。 那不是一般的水。 天下名水不少,几不重名,以彰显独特,尊贵。 然,叫濂溪的独独有两条,一条在浔阳,一条在道州。 两条都与元公有关。不多见。

      看看前人是怎么读九江的濂溪吧。因为,那比我们更接近真实。

问道濂溪(二)

      黄庭坚在《豫章集·濂溪并序》里这样写道:“迁国子博士,通判虔州,道出江州,爱庐山之胜,有卜居之志,因筑书堂于其麓。堂前有溪,发源于莲花峰下,洁清绀寒,下合于湓江。茂叔濯缨而乐之,筑屋于其上,用其平生所安乐,媲水而成 ,名曰濂溪。”

        黄庭坚,洪州分宁(今九江修水县)人,比周敦颐小28岁。 周敦颐的仕途从分宁开始,那是黄庭坚的故乡。

问道濂溪(二)

      公元1041年,24岁的周敦颐出仕分宁主薄,断案。《修川志》载:“先生初事分宁,县有疑狱,久不决。先生至,一讯立辨。邑人惊诧,曰:老吏不如也。” 分宁的3年,官不大,却做的非常好。

      公元1044年,周敦颐受吏部嘉奖离开分宁。 公元1045年,黄庭坚在分宁出生。 黄家在分宁属书香门第,自然也就记住了这位少年老成的主薄。 周敦颐的故事与四书五经一起伴随着黄庭坚成长。

      黄庭坚,亦属北宋的清流,苏门四子之一。 他一生与周敦颐并无交集,两位的诗文、信札里都无记载。 可黄庭坚一生景仰这位颇具传奇的家乡主薄,他为元公作《濂溪并序》,一点都不奇怪。 还有一位大儒,更是一生景仰元公。

问道濂溪(二)

      他就是朱熹,元公的五传弟子。 他对九江的濂溪也有记载。 公元1177年,朱熹在《濂溪先生祠堂记》里写道,“先生世家舂陵,而老庐山之下因取故里之号以名其川曰濂溪,而筑室其上。今其遗墟在九江郡之十里,而其荒莽不治则有年矣。”

问道濂溪(二)

      其实,濂溪本不叫濂溪的,它还有一个更为古老的名字,叫十里河,弯弯曲曲15里长。 说是河,是有些夸张的,只能算是溪才对。 在周敦颐隐居在庐山下之后,十里河的庐山濂溪水系川流段便因为这位名士就有了个更为好听的名字——濂溪河。

      濂溪河,发源于庐山山脉,由庐山濂溪水系和莲花洞水系交汇而成,贯穿濂溪区境内,流入八里湖。

      元翁晚年曾经写过《石塘桥晚钓》:“濂溪溪上钓,思归复思归。钓鱼船好睡,宠辱不相随。肯为爵禄重?白发犹羁糜!” 元翁是位高德的贤者,他是断然不会去改变当地百姓叫了上千年的水域之名的。他在诗中明确指出了石塘桥这段水域像故乡的濂溪,晚年的元翁只是有点想家了。 有一条很像家乡濂溪的清流,可解乡愁,可以终老。 元翁晚年在南康任职两年后,终不忍离庐山而去。

问道濂溪(二)

      莲花峰,山顶周围峰仞如簇,犹瓣瓣莲萼。层林叠翠,幽静绝尘,云雾缭绕,下临深涧,水声盈耳,清雅至极。 元公筑室溪上,名曰“濂溪书堂”。他来到南康的第二年,就请求朝廷为他解除印绶,以便在濂溪书堂定居讲学。 当地的百姓,欣然接受。

      濂溪,静静地从石塘桥趟过。 潺潺的水声,就这样悄然流进了浔阳的历史,也流进了中国思想文化史的深处。

相关文章

  • 问道濂溪(二)

    九江,对于周敦颐来说,有着特定的意义。 元公仕起于分宁(今修水县),终于南康(今庐山市)。九江,这座...

  • 问道濂溪(一)

    公元2017年12月1日。 天,异常的晴美。 周敦颐诞辰1000周年。 潭家畈,庐山北麋的一...

  • 问道濂溪〈四〉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行走在陶翁的诗句里,踟躇在元公的溪边,徒生茫然。 品读周敦颐,只徘徊在石塘桥畔的濂溪边是远远...

  • 问道濂溪〈四〉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行走在陶翁的诗句里,踟躇在元公的溪边,徒生茫然。 品读周敦颐,只徘徊在石塘桥畔的濂溪边是远...

  • 问道濂溪(五)

    为官者,当清正廉明、心怀百姓,当格尽职守、政事精绝。 近千年前,周敦颐做到了。 元公为官三十一年,只做过知县、参军...

  • 问道濂溪(六)

    元公知南康军,是因为庐山。他的隔世弟子朱熹知南康军,同样是因为庐山。 元公与朱熹一前一后步入这里,相隔107年。庐...

  • 问道濂溪(三)

    濂溪因元公而得名,溪之幸。 元公因莲花而悟道,公之幸。 道随濂溪而传天下,则天下之幸。 初识周敦颐并不是因为濂溪,...

  • 到汝城

    (青荷君) (一)濂溪道深 树根水源文寻渊, 湖湘灵生濂溪院。 山居溪幽道千载, 东去大江华夏炫。 (二)汝城色红...

  • 九江历史上的今天 · 7月24日 · 濂溪先生与九江

    1073年7月24日,周敦颐病逝于九江。 地点: 濂溪区 类别: 人物 濂溪墓前的濂溪像 笔者摄于2022年7月 ...

  • 读濂溪先生之宋代理学开宗明义

    读濂溪先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问道濂溪(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ezw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