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嚼慢咽的一本:怀特海的《教育的目的》#
原创读书分享第二十二天(2019.2.15)
阅读第一章“教育的目的”一至十页。在这一部分,我尝试总结怀特海的观点并加以思考和理解:
一、文化是思想的活动,是对美和人类情感的感受。所以,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广博而专业的人才。我的理解是,他们既有谋生的技能,又有充盈的心灵。
二、 对于一个人的发展而言,自我发展才是最有价值的智力发展。训练这种自我发展,最重要的是12岁之前从母亲那里所受到的教育。这个观点和阿德勒以及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都是一脉相承的。阿德勒认为:“母亲是第一个唤醒孩子兴趣的人,并在指导孩子把兴趣转入健康的渠道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如果母亲没有尽到责任,其结果就会明显地体现在学校的表现上。”而苏霍姆林斯基提到的“母亲教育学”,就是家长对儿童的教育教学。对我们师者而言,我们从事的是和人打交道的职业。眼睛里不仅有树木。还有要森林。不仅胸中有书,也要目中有人。看到儿童,也要看到和儿童有关联的人。积极和家长沟通,对儿童的情况做到了然于心。而作为父母,这个责任会更加重大。尤其是母亲。切记要把握好在保质期内做好父母。
三、在训练儿童的思维活动时,要注意“呆滞的思想”——仅仅被大脑所接收却没有经过实践或验证不具有普世性的知识。就教育而言,充斥呆滞思想的教育不仅没有用处,而且具有腐蚀性,进而会发展成劣根性。怎样避免思想的僵化呢:1、不要教授太多科目;2、如果要教,就一定要教得少而透彻。这有利于儿童对所学的内容进行自由的组合和想象。当孩子用所习得的知识去认识世界并在现实生活中加以利用,去理解她生活中涌现出来的层出不穷的各种事情。那么,儿童就学会了生活。这也提醒师者,我们对所教授的教材要有所取舍,对所教授的知识也要有所甄选。课程目标不必要设立太多。抓住一两个点,讲透彻,以至学生可以举一反三。
四、教育的有用性在于,她帮助我们理解现在,理解这个世界。这也是知识的唯一用途。就科学和逻辑方面的教育而言,我们需牢记:不能加以利用的知识是相当有害的。在科学领域,学习概念的首要途径就是去证明。也就是证明它的价值。但是我们不应该孤立地使用各种命题。相互关联的知识要从整体上加以利用,各种各样的命题按不同顺序可反复使用。儿童在和知识打交道的过程中,得清楚,什么时候是在证明,什么时候是在利用。证明和利用不是同一回事。凡是被证明的东西都应该加以利用,凡是被利用的东西都应该加以证明。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教师应该对教育的艺术和科学进行研究。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往往是重要灌输知识,轻在启迪思索。所以,零碎的知识容易造成学生记忆的负担,这也是学生越学越难的原因。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认为的,知识应该成为学生获取更多知识的工具。
五、教育是教人们如何运用知识的艺术,这是一种很难掌握的艺术。在这个领域,和其他任何领域一样,越注重娱乐性,越接近一个糟糕的结局。任何成功的教育制度都离不开教师对学科规律以及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没有速成法。我们总想着让拔苗助长,恨铁不成钢,希望有葵花宝典,可以让学生迅速掌握知识。这当然是荒谬的。任何知识的获得都需要规律,需要过程。作为师者,我们对学生所问到,考到的每一个问题要做到事先设计或者修改。
六、所有教育的核心问题——不能让知识僵化,而要让它生动活泼起来。理想教育取决于几个不可或缺的因素:教师的天赋、学生的智力、他们对生活的期望、学校外部(邻近环境)所赋予的机会,以及其他相关的因素。所以,如果仅仅用一张试卷来评估,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因为教育的成就取决于对诸多可变因素的精妙的调整,因为我们在与人的思想打交道,而不是与没有生命的物质打交道。这就意味着,在课堂上,你不是用良好的课堂纪律把无活力的知识灌输到学生的脑子里,而是激发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思考的习惯,思考的兴趣。这需要教师在细节掌握上耐心又耐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最终让学生借助树木来认识树林。应试教育容易让我们迷失的一点就在这里。无论我们所带的学生如何,只要我们做到尊重教育教学规律,无论他最终如何,都要问心无愧。毕竟,教育的因素太复杂了。这提醒我们,身为师者,要有平和的心态。尽人事而听天命。不要要执念,要勇敢而真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