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经》摘要
1.《大经》世尊出世本怀文(57页)
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兴于世,光阐道教,欲拯济群萌,惠以真实之利。
2.《大经》第十八愿之文(66页)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3.《大经》第十八愿成就文(91页)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4.《大经》流通分(133页)
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5.《大经》第十八愿成就偈(96页)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6.《大经》弥陀最尊第一之文(77页)
无量寿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
7.《大经》超绝横截之文(105页)
必得超绝去,往生安乐国;
横截五恶道,恶道自然闭。
升道无穷极,易往而无人;
其国不逆违,自然之所牵。
8.《大经》特留此经之文(134页)
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
9.《大经》过火闻法之偈(97页)
设满世界火,必过要闻法,
会当成佛道,广度生死流。
10.《大经》过火闻法之文(133、134页)
设有大火,充满三千大千世界,要当过此,闻是经法……所以者何?多有菩萨,欲闻此经而不能得。若有众生,闻此经者,于无上道终不退转。
若闻斯经,信乐受持,难中之难,无过此难!
11. 《大经》其他摘要
超发无上殊胜之愿……具足五劫,思惟摄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于不可思议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 (63、73页)
不生欲觉、瞋觉、害觉,不起欲想、瞋想、害想,不著色、声、香、味、触、法。忍力成就,不计众苦。少欲知足,无染恚痴。三昧常寂,智慧无碍。无有虚伪谄曲之心。
和颜爱语,先意承问。勇猛精进,志愿无倦。专求清白之法,以惠利群生。恭敬三宝,奉事师长。以大庄严具足众行,令诸众生功德成就。住空、无相、无愿之法,无作,无起,观法如化。
远离粗言自害害彼、彼此俱害,修习善语自利利人、人我兼利。
弃国捐王,绝去财色。自行六波罗蜜,教人令行。(73页)
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荷负群生,为之重担。(55页)
以不请之法,施诸黎庶。如纯孝之子,爱敬父母。于诸众生,视若自己。 (55页)
吾誓得佛,普行此愿,一切恐惧,为作大安。 (61页)
令我于世速成正觉,拔诸生死勤苦之本。(62页)
令我作佛,国土第一,其众奇妙,道场超绝。国如泥洹,而无等双。
我当愍哀,度脱一切,十方来生,心悦清净,已至我国,快乐安稳。 (61页)
我建超世愿,必至无上道,斯愿不满足,誓不成正觉。
我于无量劫,不为大施主,普济诸贫苦,誓不成正觉。
我至成佛道,名声超十方,究竟有不闻,誓不成正觉。 (72页)
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 常于大众中,说法师子吼 。(72页)
消除三垢冥,明济众厄难……闭塞诸恶道,通达善趣门。 (72页)
已曾供养无数诸佛,次如弥勒者也。 (130页)
彼佛国土,清净安稳,微妙快乐,次于无为泥洹之道。其诸声闻、菩萨、天人,智慧高明,神通洞达,咸同一类,形无异状;但因顺余方,故有天人之名。颜貌端正,超世稀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87页)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 (65页)
其有众生,生彼国者,皆悉住于正定之聚。所以者何?彼佛国中,无诸邪聚及不定聚。 (91页)
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 (66页)
十方恒沙诸佛如来,皆共赞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91页)
“华光出佛”:普为十方说微妙法。 (现往东方,为众说法。) (90页)
若有慈敬于佛者,实为大善。天下久久,乃复有佛。 (111页)
佛所游履,国邑丘聚靡不蒙化。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 (124页)
佛言:我哀愍汝等诸天人民,甚于父母念子。 (124页)
又阿逸多:令此教法,不使消灭,永作伟大赠物。(梵文《大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