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如水,总有随波逐流向阻力最小的方向、前进的一面;人又总是趋利避祸的,大多喜欢付出少而得到多,厌恶付出多而得到少。
但事实上,天地万物,总得遵循一个“一份付出,一分收获”的规律。
比如:一只蜜蜂大约要采1000朵花,才能装满自己的嗉囊,装满后得回巢卸空了再去采下一个1000朵······我们喝到的那一小瓶1千克的蜂蜜,大约需要6万只蜜蜂采集一天,3亿朵花,总路程在3万公里到20万公里之间。
又比如候鸟,为了得到一个合适的栖息地,就必须定时地在繁衍地和越冬区之间进行长距离的往返迁徙,北极燕鸥的迁徙里程长达1.8万公里,那是真正的“鹏之迁于南冥也”般的大搬家。
而非洲大草原上的兽群,每逢旱季雨季的开始也要进行这种上千里的大迁徙。至于鱼儿,我们知道的不少种类都有溯源产卵的习性,“鲤鱼跃龙门”的传说就来自于这种迁徙。
就算是我们人类自身,成长的过程中也必须要付出甚多的物质和精神投入。
由此看来,那些想以最小付出、就能得到最大回报的想法,真是违背自然规律的。但很多人就是难免还会有这种想法。比如我们广东人家里通常会在家门口设置一个土地神的神位,每天给它烧几柱香,摆上几盘苹果或橘子(心不够诚的还不一定天天更换),就指望神灵保佑自己发大财行大运,是不是也有些施与太少而所求太多的意味?
又比如摄影,以前我就用傻瓜相机随意拍照,当看到网上那堪比好莱坞大片的照片时,发现自己拍的根本不是玩意儿。直到我发现我舍友每天揣着单反早出晚归,废了无数时间,按了上万次快门,才逐渐知道,要拍出一张满意的好照片,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比如你要看大量的摄影书籍,向老手讨取经验之谈、品味他们的佳作背后的各项参数的奥妙;比如要起早贪黑,捉住早晨和黄昏那短短的十来二十分钟的“黄金光线”;比如你要远出至某个特定时间、地点,甚至趴在一个地方一动不动十几分钟甚至几个小时;比如一些不太理想的照片你还要后期处理,裁剪,补光线,调色温,调对比度······
一句话,就为了得到那么些比例堪小的照片,你得烧时间,烧精力,还有,烧钱。
同理,想要学好写作,让自己悬挂在墙上的“奋斗目标”成为现实而不是笑柄,那就得从每一节课、每一次打卡训练、每一次写作作业和打磨中去全力以赴:
买的书要抄要读,要琢磨,要去模仿,而不是从此将书尘封于书架上;
买的课要准时上,要多问多写多检查,而不是从此沾沾自喜,以为买了课就等于上了课;
认的老师要多“纠缠”,要多写多反馈和感恩,而不是从此喊着老师却无“师”之行动;
教的朋友要多“打扰”,要多交流多鼓励多共勉,而不是从此闭门造车,以为自己天下第一;
······
一分收获,必须得有一份付出,甚至更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