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笑长安名利处,红尘半是马蹄翻。
人生这杯茶,一百个人能喝出一百种滋味儿。犹如一千个人,一千个哈姆雷特。人生这杯茶,不在乎你喝完是个什么样,在乎的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心境和方式去喝,喝出的滋味儿是什么。我不妄论人生,我却知总有一种闲淡沁我心。
生于尘世,却又厌于尘世。二十二岁,他便开始游宦生涯,任过多种官职,又一直向往田园生活,“田园日梦想,安得久离析。”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离职而去,去追求平静,淡味的人生,从此归隐山林,饮酒赏菊,不亦乐乎。南山下,他淡然宁静,快乐,只因他是陶潜。
过于急功近利,追随世俗,人生的结局将会像沙漏,浪费足够充盈的时间得到玻璃中空荡的回忆。总想着得与失,得到的不厌,失去的再三惋惜,终将会因为了失去太阳流泪,而失去群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让内心平和恬淡,内心总是充盈的。
人世繁华,却终带不去,留不住。光环与荣誉蒙蔽不了一颗宁静的心。爱因斯坦曾说“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她的心里装着科学与美德,她能够摒弃名利,不为所动。正式因为他的内心闲淡平和,名利的杂草才无处纷争,让她的心灵与灵魂都无纷扰。”
曾想纵马飞扬,去竹林的尽头看一看是否会有一间红梅缤纷的草庐隐于此。推开那草庐的竹门,是否会有一着素衣的女子,于案几置一香茗,素手执卷,偶尔嬉笑出声,孤独一人却乐于此。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是洒脱,是看得开,亦是闲淡。“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这是自由,是闲淡,亦是内心平和。我没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坚韧与清高,亦没有“千金散尽还复来”的乐观,却能深谙“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的闲淡。
浮华一世,闲淡沁人心。
初中认识了陶渊明以后,就深深的沉浸在他的淡然里,甚至一度想要归隐山林……写这篇文章算有感而发吧,还想苟同苟同陶老先生的观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