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白玉蝉书笈
林语堂散文丨鲁迅之死

林语堂散文丨鲁迅之死

作者: 白玉蝉笈 | 来源:发表于2016-12-03 21:18 被阅读37次
文丨林语堂

民廿五年十月十九日鲁迅死于上海。时我在纽约,第二天见Herald-Tribune电信,惊愕之下,相与告友,友亦惊愕。若说悲悼,恐又不必,盖非所以悼鲁迅也。鲁迅不怕死,何为以死悼之?夫人生在世,所为何事?碌碌终日,而一旦暝目,所可传者极渺。若投石击水,皱起一池春水,及其波静浪过,复平如镜,了无痕迹。唯圣贤传言,豪杰传事,然究其可传之事之言,亦不过圣贤豪杰所言所为之万一。孔子喋喋千万言,所传亦不过《论语》二三万言而已。始皇并六国,统天下,焚书坑儒,筑长城,造阿房,登泰山,游会稽,问仙求神,立碑刻石,固亦欲创万世之业,流传千古。然帝王之业中堕,长生之乐不到,阿房焚于楚汉,金人毁于董卓,碑石亦已一字不存,所存一长城旧规而已。鲁迅投鞭击长流,而长流之波复兴,其影响所及,翕然有当于人心,鲁迅见而喜,斯亦足矣。宇宙之大,沧海之宽,起伏之机甚微,影响所及,何可较量,复何必较量?鲁迅来,忽然而言,既毕其所言而去,斯亦足矣。鲁迅常谓文人写作,固不在藏诸名山,此语甚当。处今日之世,说今日之言,目所见,耳所闻,心所思,情所动,纵笔书之而罄其胸中,是以使鲁迅复生于后世,目所见后世之人,耳所闻后世之事,亦必不为今日之言。鲁迅既生于今世,既说今世之言,所言有为而发,斯足矣。后世之人好其言,听之;不好其言,亦听之。或今人所好之言在此,后人所好在彼,鲁迅不能知,吾亦不能知。后世或好其言而实厚诬鲁迅,或不好其言而实深为所动,继鲁迅而来,激成大波,是文海之波涛起伏,其机甚微,非鲁迅所能知,亦非吾所能知。但波使涛之前仆后起,循环起伏,不归沉寂,便是生命,便是长生,复奚较此波长波短耶?

鲁迅与我相得者二次,疏离者二次,其即其离,皆出自然,非吾与鲁迅有轾轩于其间也。吾始终敬鲁迅;鲁迅顾我,我喜其相知,鲁迅弃我,我亦无悔。大凡以所见相左相同,而为离合之迹,绝无私人意气存焉。我请鲁迅至厦门大学,遭同事摆布追逐,至三易其厨,吾尝见鲁迅开罐头在火酒炉上以火腿煮水度日,是吾失地主之谊,而鲁迅对我绝无怨言是鲁迅之知我。《人世间》出,左派不谅吾之文学见解,吾亦不愿牺牲吾之见解以阿附初闻鸦叫自为得道之左派,鲁迅不乐,我亦无可如何。鲁迅诚老而愈辣,而吾则向慕儒家之明性达理,鲁迅党见愈深,我愈不知党见为何物,宜其刺刺不相入也。然吾私心终以长辈事之,至于小人之捕风捉影挑拨离间,早已置之度外矣。    鲁迅与其称为文人,不如号为战士。战士者何?顶盔披甲,持矛把盾交锋以为乐。不交锋则不乐,不披甲则不乐,即使无锋可交,无矛可持,拾一石子投狗,偶中,亦快然于胸中,此鲁迅之一副活形也。德国诗人海涅语人曰,我死时,棺中放一剑,勿放笔。是足以语鲁迅。

鲁迅所持非丈二长矛,亦非青龙大刀,乃炼钢宝剑,名宇宙锋。是剑也,斩石如棉,其锋不挫,刺人杀狗,骨骼尽解。于是鲁迅把玩不释,以为嬉乐,东砍西刨,情不自已,与绍兴学童得一把洋刀戏刻书案情形,正复相同,故鲁迅有时或类鲁智深。故鲁迅所杀,猛士劲敌有之,僧丐无赖,鸡狗牛蛇亦有之。鲁迅终不以天下英雄死尽,宝剑无用武之地而悲。路见疯犬、癞犬、及守家犬,挥剑一砍,提狗头归,而饮绍兴,名为下酒。此又鲁迅之一副活形也。

然鲁迅亦有一副大心肠。狗头煮熟,饮酒烂醉,鲁迅乃独坐灯下而兴叹。此一叹也,无以名之。无名火发,无名叹兴,乃叹天地,叹圣贤,叹豪杰,叹司阍,叹佣妇,叹书贾,叹果商,叹黠者、狡者、愚者、拙者、直谅者、乡愚者;叹生人、熟人、雅人、俗人、尴尬人、盘缠人、累赘人、无生趣人、死不开交人,叹穷鬼、饿鬼、色鬼、谗鬼、牵钻鬼、串熟鬼、邋遢鬼、白蒙鬼、摸索鬼、豆腐羹饭鬼、青胖大头鬼。于是鲁迅复饮,俄而额筋浮胀,睚眦欲裂,须发尽竖;灵感至,筋更浮,眦更裂,须更竖,乃磨砚濡毫,呵的一声狂笑,复持宝剑,以刺世人。火发不已,叹兴不已,于是鲁迅肠伤,胃伤,肝伤,伤,血管伤,而鲁迅不起,呜呼,鲁迅以是不起。

选自《林语堂文集》

诸公雅兴,主人盛情。高山流水,琴寻知音。

欢迎加入白玉蝉书笈QQ群:57981385

或关注微信公众号:白玉蝉书笈

相关文章

  • 林语堂散文丨鲁迅之死

    民廿五年十月十九日鲁迅死于上海。时我在纽约,第二天见Herald-Tribune电信,惊愕之下,相与告友,友亦惊愕...

  • 【羽木原创】“死”于鲁迅是什么?

    今日看到有篇谈论林语堂先生与鲁迅先生关系的文章。之后又去读了林语堂在纽约得知鲁迅逝世后为其写下的悼文《鲁迅之死》,...

  • 《伯豪之死》——一曲写给中国的特立独行者的赞歌与挽歌

    一向以为信仰佛教的丰子恺先生是不如鲁迅先生犀利冷峻的。 可是读了先生的散文《伯豪之死》,让人不免想起鲁迅先生的《祝...

  • 刘涌:匆匆

    中国近代的散文家,信口数来的有林语堂,鲁迅,周作人,徐志摩,冰心。。。。。。 但我认为成就最大,对我影响最深的,非...

  • 《悼鲁迅》林语堂

    民廿五年十月十九日鲁迅死于上海。时我在纽约,第二天见Herald-Tribune电信,惊愕之下,相与告友,友亦惊愕...

  • 散文丨我与鲁迅

    写作消耗大,需要充电,想起久违的鲁迅,去图书馆借本。没有考试,岁数又到,鲁迅不再晦涩,甚至变得亲切。与其往事重入脑...

  • 心,即世界

    鲁迅与林语堂后来闹不和,再到后来,我依然读他们两人的书。鲁迅同林语堂的文字,是极不相同的,前者把生活写得凄凄...

  • 鲁迅散文

    本周继续读鲁迅作品,小说部分结束,开始读散文。 这一周阅读效率很差,原因有二:第一,时间紧张。形势严峻,每一个...

  • 鲁迅:《狗的驳诘》

    分享一篇鲁迅的一篇散文也可以叫做散文诗: 《狗的驳诘》 鲁迅...

  • 更新一批电子书单,感兴趣的抱走!

    林语堂: 《苏东坡传》 《京华烟云》 《生活的艺术》 《吾国与吾民》 《中国人的生活智慧》 鲁迅: 《鲁迅文集》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林语堂散文丨鲁迅之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bic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