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看到网上一则消息:两位教师为了晋级评职称,在评委打分时,因为一个证件的真伪,是否有效,而相互扣挖攻击,甚至谩骂,不依不饶,势不两立。谁也无法平静下来,领导也很为难。于是校长气急了说:“评不上职称能死吗?”
校长气急了,评不上能死吗?有人就针对校长的气话展开讨论。觉得校长气得大骂:评不上会死吗?那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
当然有评不上跳楼的,不跳楼的也是“生不如死”。因为,每个学校的高级职称是有限额的,如果今年评不上,明年还有,后年还有,那也无所谓,关键是学校的名额满了,你就得等到评上的老师退休了把这个名额空出来,你才能有机会再去评,很多老师等到退休了,也没有等到再评上的机会。
评职称现在几乎成了教师们为之奋斗的终级目标,为了评上职称,疯狂的撰写论文、研究课题、积累证书。有能力的、没能力的、有水平的、没水平,都有努力地照量照量,没有条件参评的羡慕、嫉妒,有条件参评的就是针尖对麦芒,原本和睦的同事关系,骤然紧张,老师也没有办法,因为它不是单纯的一个职称证,它是对教师教学生涯的综合评定和回报,名利双收,谁能不争?
评职称不容易,为了评上职称,两教师互告造假,互撕开战,修养和素质统统抛开,不论哪方是真的,哪方是假的,就这一行为,就足以说明评职称带给教师的正能量有多少?我想,哪个学校评职称最头疼的就是领导了,手心手背都是肉,你让谁上?关键是评上的教师真正让大家心服口服的又有多少?如果你在造假评上,真正伤害的可是其他教师的心啊。
大家一直都喊着学生要接受公平的教育,那么老师呢?是不是也要有公平的职称待遇。评职称的最初初衷已经被扭曲了,对于老师何来激励而言,急眼还差不多。应该与时俱进地改革了。
评不上职称,大多数的教师不会去死,但是可能会泄气,失望,丧失工作热情。如果“心灰了”,还有什么职业幸福感和教育的乐趣呢?
校长气急了,评不上能死吗?那么为什么职称对老师这么重要呢?
首先一条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职称是和工资挂钩的。早点评上高一级的职称,那么工资可能是刚入职教师工资的两三倍,并且每次涨工资都比低一级职称的工资涨得多。对于大部分教师而言,工资收入基本是自己收入来源的绝大部分。俗话说“断人财路如杀父母”,更何况教师这种靠工资过活的职业呢?
其次,就是尊严脸面了。同时入职的老师,相同条件下为什么你要比我先晋级呢?我为什么要比你低一级呢?(看看职称的称谓:二级教师,一级教师,高级教师。这不明摆着分三六九等嘛!)况且这个级别还和工资息息相关,级别越高,工资越高,让级别低的老师受到双重打击,谁不愿意风光一点呢?
如果再往深层次去探究那就是评职称的条件要求了,这个要求以及如何满足这个要求,教师同仁们都知道,所以才会出现题中所说的“互告造假”。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教师评职称晋级,并不是只要满足条件就可以的,每年一次,还有指标限制,给人的感觉就像高考,考的再好,没那么多指标也是白忙活。
记得当初我也曾不想评高级教师,心里认为:我不评高级教师,不代表我没水平!结果,我的一位老大哥和我说了一句话:你不评高级教师,别人要评,并且水平条件一样,别人说起你来,话可能很难听!“吊什么呀?一辈子高级教师都不是!”
就为这句话,我决定参评高级教师!有时候,树活一面皮,人活一张脸。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于是我就经历了令人头疼的过程。
再回到此事想想:两位老师,作为同事,也许平时相处的很好,甚至可能还是朋友。可是,为何会互撕呢?
都是职称惹的祸!职称现在已经成了一个怪胎了!你说你划下道道来,大家都去努力,达到条件就晋级。这样多好?可是,偏偏要搞个限额!想评职称?对不起!没名额!这就是现状,这不是要害死人嘛?全校争这一个名额,不撕才怪呢!
忽然,我对这两位老师深深地同情起来了!
上升的口子就那么小,大家都挤着要从这爬上去,能不挤踏吗?这不是教师这样,任何行业都是如此!只不过,别的行业都有完善的上升通道,不会踩踏而已!
悲哉!老师!
有位教师这样反驳:本人28年教龄教师,高级职称。深受职称评审艰辛之苦。“凡是说评不上能死?”的没一个不是早跨过台阶的人,坐着说话不腰疼。
君不见为评职称的教师有神经的、有上吊的、更有上访的。
要说只要条件达到,每人发一个职称不就得了呗?
那还不如取消职称评定!
那还有没有激励机制?没有了上升通道,干好干坏一个样,何谈教育质量?
国家设计教师职称和军人设置军衔一样,给优者上进提供通道,让庸者靠后排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