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惦着脚尖,趴在进站口的隔离护栏上,双手抓着栏杆,探进去上半截身体,左右转动着脖子在排队检票的队伍里搜寻,直到视线落在一位蓝衣的老年妇人身上。
“妈,妈,妈妈”,她大声喊着:“妈妈,你别着急,你千万别着急,赶得上车,你就慢慢走。没事的。”
整个队伍移动的速度似乎都变快了。有人开始催促前面的人。
我竟然也莫名担心会误车。
着急的力量随着她的声音在空气中弥漫。伴随着她一遍又一遍的叮嘱“妈妈, 你别着急”。
用着急的状态喊出来的声音,和她喊出来的那句话“别着急”。是相反的。
我们接到的,是她的声音,还是她语言文字的含义?答案显而易见。
这是个很典型的小例子:在沟通中,我们首先记住的是对方的状态,首先影响我们的 是我们的感受,而不是对方的语言内容。
试一试,你可以用怎样的肢体语言、表情、声音和道具,把不着急的状态表达出来?
试一试,观察你身边有趣的小例子,发现其中的沟通小秘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