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说:父母是老师的孩子,在学校得到的资源很多,得到的好处也会很多,我不知道别人是怎样,但对于我来说,真的不是这样。
我当然希望这是事实,我宁可相信我的孩子得到的资源和好处不多的原因只是因为我刚到那里,自己还自身难保,各种事情还没有顾及到,是我自己的原因罢了。
就像今天孩子问我,她是四一班还是四四班,因为最早没有人告诉我她是哪个班,只是政教处通知去填做核酸的信息时,显示是三一班,后来我问了范校长,他是哪个班,他很不耐烦地说,现在是三一班,以后肯定是四一班,然后我就告诉孩子,她分在了四一班,可到后来,孩子正式去学习的时候,却被告知四一班是不对的,然后不知道又通过了什么方法,反正最后是去了四四班。
所有的信息我知道的最晚,我宁可相信不是没有人帮我,而只是因为官僚主义作风,而只是因为这个学校的各种方法都太老太落后的原因,小镇的人们也的确比较迂腐,管理很严格,比较僵化。
大家都以为县城和市区管得很严格,其实错了,越是人多的地方,越是大地方,其实更开放,这才是真理,人们都以为小地方会不会管得松一点儿,都以为这里人情不复杂,其实他们不知道:行政级别越多,层层加码,管得越严。
举个例子吧,如果教育局通知,各个学校去学习的时间是八点,那么,局直学校就通知老师们八点到,乡下的教育组也通知自己辖区的学校八去到,但学校却会通知是七点半,因为他们认为乡下的老师离得远,可能迟到,会来得晚一点,所以就要通知得早一点儿,所以,哪怕你们是遥远的乡下,你们甚至都要比县城的人要早去半个小时,就是tmd这么官僚,层层加码,严上加严。
你距离县城本来已经很远了,坐车已经不方便了,但你得到的信息是却要比县城的老师早半个小时到,而县城的老师本来就离得很近,自己却可以大摇大摆地去,也不用起得太早,这,就是差距。
就好像这次开学,县城的老师只用提前一天半去学,而乡下学校的老师就提前了一周,近乎十天,老师们每天都要从县城赶往乡下上班,又因为时间卡得死,有孩子的人很苦,不会开车的人也苦,因为赶公交太辛苦,只能住学校;会开车的人也苦,盘山公路操心啊,所以人们只想尽快调走,这,也是乡下总留不住人才的原因吧。
但,我却不打算再走了。县城,我已经转过三个学校,县城的领导和同事们都是什么德行,我都见识过,学校的管理模式是怎么样,我也见识过,县城的居民生活怎么样,我住了十几年都知道。况且,现在县城也没有我的房子了,我也不想再折腾几十万去买一套房子,我宁可拿着这几十万,让孩子留学4年,给孩子找一条更好的出路,也不想把钱都在房产上了。
还有一个原因,在乡下,我感觉小宝的睡眠质量非常好,我的睡眠质量也不错,这里很清静,没有什么声音,睡眠质量好比什么都强,所以,我以后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就在这里定下了,直到小宝健健康康地成为正常人,我们估算他可能到七岁,如果七岁他正常了,我也许才会想办法再调到市区吧,如果调不到就算了,现在我就想做一个佛系女人,真的不想去争了,不想去抢了,太累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