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量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这里的“豫”就是预备的意思,“言前、事前、行前、道前”就是事先的意思;意指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以至于思想困惑、内心痛苦、走投无路。
本质
提前量思维,要求人们在坚持良好习惯过程中,为了应对不确定的风险,而提前完成一或个多个习惯单位的工作量,形成储备。
它的本质是反拖延,不仅做事不拖延,而且还要在习惯的计划中预留一定的量提前完成。
三大障碍
道理很简单,但是实施起来仍然有许多的障碍。
首先,要想形成储备,那就要加大现有的工作量,如果要做的事很多,那么提前量思维必然给当下的工作增加压力和负荷。
其次,一旦有了储备,可能会造成意识中的懈怠,认为已经有了储备,不必那么匆忙,进而改变正常的行为模式,反而变得不积极了。
最后,储备之后,可能又回到常规的行为中,并没有 真正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效果不明显。
四个应对措施
-
用意义感驱动行为
每次需要提前量工作储备时,就要先想一想提前量的重要性,对于人生长远目标的意义。想明白提前量是应对不确定性人生的重要法宝,赋予它重大意义,给自己打足鸡血。这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表达了相同的含义。
例如,提前储备好一篇稿子,就可以充足的时间陪老婆孩子、看书,增强亲密关系,而不是脑子里总想着今天的稿子还没写呢,心神不宁的西门子。提前量是陪伴家人的手段嘛。
再如,工作上的提前量,能让自己有精力关注更多新的文献、新的思想,而不是纠结于未结题的课题中出不来。
-
筛选项目,专注少数事项
哪些项目值得用提前量,增加当下的负荷也在所不惜?时间和精力是稀缺的,因此人不可以占有所有的项目,必须用心筛选。如果正常能完成的,已形成良好习惯的行为,就不必强迫性的做储备。如果存在无法按期完成的重要事项,那就用重要性或半衰期长短来进行筛选,留下少数值得投入精力和时间去做,甚至超负荷工作。
二八法则揭示出重要的事并不多,值得用80%的精力去做。因此专注少数事项,再有的放矢的开展提前量思维。
-
用项目管理思维执行提前量
项目管理中,有关注进度的工具,有项目支持的方法,有评价项目运行效果的测量手段。可以借鉴这种成熟的方法来执行一个项目,重点是把提前量思维放到其中,积极主动的做,每天比计划提前一点,那么总的看,你的效能就真的提高了。
-
制定预案,以应对未按照完成提前量的状况
由于提前量,额外增加了当下的负荷,可能造成无法按预期完成。那么,必须作好预案,例如早起床,早出发,早入场,早行动,不让自己处于风险之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