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写作”到“世界和平”

从“写作”到“世界和平”

作者: 黄星七年 | 来源:发表于2017-12-13 12:55 被阅读12次

内容创业火了以后,一些专门教授写作的公众号也火了起来。

今天我在一个流量10万+以上的文章里看到一段留言。

一个读者问:我写的文章没有深度怎么办?

我以为作者的回答会像很多“政治正确”的观点一样:多读书,多思考。

没想到作者回复说:为什么要有深度呢,不用有深度。

他的理由是,对大多数人来说,娱乐才是强需求。很多人平时刷朋友圈,本来就只想看一些轻松愉快、有情感共鸣的文章,比如鸡汤啊,吐槽啊,或者一些娱乐八卦等,并不想看什么有深度的文章。如果追求深度,人会去读书,而不是刷微信。

在今天中国,在一些三四线城市,很多人是没有学习进步的需求的。下了班,和朋友一起约约火锅,打打麻将,顺便聊一下最近的新闻八卦,这样的生活多惬意。除了北上广深因为竞争压力比较大,很多年轻人下了班也主动上各种训练营培训班,可这部分毕竟是少数。所以如果是以推广为目的的写作,没必要写太有深度的文章,大多数读者根本没有耐心读下去。

这又回到写作的初衷的问题上。

如果是以推广为目的的写作,当然是更多的读者爱看什么就写什么。

但每个人写作的目的不同。有的人是为了推广、增粉,进而实现商业上的价值。

这种写作也很好,让会写字的人用一种更体面的方式赚到钱,提高生活质量。

我唯一担心的是,有一个词叫做“反向塑造”,就是你的产品,你的客户,也会反过来塑造和定义你。如果一直写这种快餐式的文章,会不会让人越来越丧失深入思考的能力。

最近还有一种声音就是提醒读者要警惕这种爆米花式的文章,就是既满足了人们阅读的快感,又满足了接受信息的幻觉,但是毫无营养,对读者的思考和实际生活毫无裨益。

我更喜欢《月亮与六便士》中毛姆的观点:作者应该从写作的乐趣中,从郁积在他心头的思想的发泄中取得写作的酬报,对于作品成功或失败,收到称誉或者诋毁,都应该淡然处之。

写作的本质在我看来,就是思考和记录。写作过程本身就能获得极大地愉悦感。

那为什么不私下里写,还要公开写呢?

因为写作还有另一个很重要的外部功能,就是社交。

人们常说,见字如面。我不认识你,但我通过你的文字,可以了解你。

但是这种社交功能只能作为文章发出后的外部效应,如果一开始就奔着这个目的去的,就会沦为一种取悦读者的写作方式。

那就不是真正的写作,而是卖人设。而卖人设,我们知道,风险很大,一旦拉近现实,就容易人设崩塌。

我开了公众号,在我们这样的小城,我是我认识的人中第一个开个人公众号开始写文章的人。一开始我还有所顾忌,更了好几篇都没在朋友圈发。后来自己越写越嗨,很开心,想把这种开心分享出去,就开始在自己的朋友圈转。慢慢的,身边的人都知道我在写公号了。

偶尔见面,有人会开玩笑的说,你这是要当作家啊。我就会很尴尬,说,写着玩呢。

我真的是写着玩呢。

闲暇时间,有人追剧,有人打麻将,有人玩游戏,每个人都有自己花费时间的方式。我闲暇时间看看书,写点东西,大家获得的快乐是一样的,甚至我还觉得我更快乐一点。

我倒是不担心自己写的不深入。我怕的是自己写的不真实。

我希望文字记录的是我真实的想法,希望有一天回忆往事的时候可以拿来和自己对话,希望有一天孩子长大了,能够有一个途径探知妈妈的心路历程,这就够了。

写到这儿,我忽然想到,不仅是写作这件事,很多事情都需要做这样的思考:你做这件事的初衷(标准、考量)究竟是为了别人还是自己?

甚至我们的人生都需要做这种思考:你这一生究竟是为他人而活还是为自己而活?

我以前每次听到别人说“人这一辈子不光是为自己活的”,我都深不以为然。

我们当然不全为自己活,但我们得先为自己活。人只有满足了自己的人生预期,才有余力和资格去帮扶身边的人。

我觉得中国现在的人际关系尤其是家庭关系中存在的很多问题,根源就在于很多人不是为自己活的,而是为他人活的。

父母不是为自己活的,是为子女活的。最典型的就是情感破裂的夫妻,“为了孩子”不离婚,而这个理由似乎天然的成立,会得到周围很多人的认可。

孩子也不是为自己活的,是为父母活的。在孩子的婚姻选择、职业选择等重大人生问题上,有多少人是完全基于自己的个人意愿,而不掺杂一点父母的期待的?

正是因为每个家庭成员都是为了对方活着,所以我对你的人生就有了部分的话语权,所以我们分不清彼此的界限,我就是你,你就是我,我们彼此相爱相杀。

我之前的文章里说,每个人都有一个永恒的主题。你看李笑来,写了那么多文章,都是在写成长。而我,无论写什么,都是在写自由。

我标榜自己是一个自由主义者。自由,不是为所欲为,而是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边界内主动选择,不越界,也不受外界干预。

在写作的时候,遵循本心,不受文章评判的影响,吸引真正价值观一致的人。

在关系里,遵循本心,不受“以爱之名”的绑架,也不以爱的名义绑架他人,让爱成为深深地理解和接纳。

在工作中,遵循本心,不受金钱的胁迫和奴役,做你最想做的事。

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做着选择。我真的希望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边界内认真对待自己的选择,只认真对待自己的选择,不影响他人,也不被他人影响,那就真的“世界和平”了。

相关文章

  • 从“写作”到“世界和平”

    内容创业火了以后,一些专门教授写作的公众号也火了起来。 今天我在一个流量10万+以上的文章里看到一段留言。 一个读...

  • “从世界和平到承蒙不弃”

    以下来自网易用户的评论 “一个人有多不正经就有多深情” 来自网易云音乐《绅士》热评 ↓ "你还记得她吗?"“早忘了...

  • 从读书到写作

    自6月28日以来已经很久没在简书上发表文章了,至今,差不多两月有余了,现在终于肯拿起久违的笔,有勇气写下去。我想究...

  • 从写字到写作

    应该是从初中时起,我开始接触到《读者》《青年文摘》《视野》这类期刊,看着里面的短文和故事,心情也随着作者一起跳动,...

  • 从练字到写作

    练字总以为找到了方法,可是写出来的效果不好。自以为是的练习其实没什么作用,要练就要有模板。练字要描红,写作要多学方...

  • 从篮球到写作

    阳明先生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就是工夫,比如致良知的工夫、诚意的工夫,是说在达到良知无暇的理想状态前,我们需要狠下工夫...

  • 1960年代的摇滚精神 ——在暴风雨中获取水份的带刺玫瑰

    从红极一时的香港“四大天王”到靠胴体暴露吸引观众的台湾男女F4,从关注世界和平、人权运动的黄家驹到现今香港唱片界的...

  • 从剥韭菜到写作

    南方人都青睐韭菜馅饺子,但是在做饺子馅之前,都有一个必须的步骤——给韭菜剥皮。顾名思义,剥皮就是将韭菜外层的老皮剥...

  • 写作:从暧昧到真爱

    昨晚失眠 于是翻开了下载许久,却很少使用的写作软件—简书 很多关于写作是为了致富和写作是为了热爱的文章 其中某位老...

  • 写作,从“糖”到“盐”

    缘起 我的童年就是在玩中度过的,和小伙伴们到处疯玩儿就是我最重要的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写作”到“世界和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bpa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