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电影《许三观》是根据余华的小说《许三观卖血记》拍摄的,电影的故事发生在六十年代的韩国,小说的故事发生在五六十年代的中国 ,电影与小说相比,少了文革,大跃进,人民公社和知青下乡等等这些社会背景。因为背景不同,所以小说和电影的很多情节,人物形象和结局都不同。它们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乐人物形象不同。电影中,一乐一给人的感觉是个很乖巧很听父母话的孩子。在知道自己不是许三观的亲生儿子后,他还是很想得到许三观的关注和爱护。电影中许三观知道一乐不是他的亲生儿子后,许玉兰叫他做事他不做的时候,都是一乐主动站出来帮许玉兰;许三观和林芬芳偷情的时候,一乐一直在屋外等着。当林芬芳丈夫找上门的时候,是一乐撒了谎,帮助许三观。而小说中的一乐,为了一碗面条,可以到处叫人爹,只要那个人肯给他买一碗面条;文革时许玉兰被批斗的时候,许三观叫一乐去给许玉兰送饭,一乐却推给二乐,不愿意去。在韩国电影中,塑造的就是一个完美小孩的形象。电影中的一乐,爱许玉兰,爱许三观,即使许三观不是他亲生父亲,即使在饿得慌,全家有包子吃他却不能吃的时候,他还是处处维护许三观,因为许三观的一句“最喜欢”,而高兴地去吃红薯,骗许玉兰说他喜欢吃红薯。电影中有两个个片段令我印象深刻。一乐在何小勇家里帮他叫魂的时候,看到许三观在窗外,一乐一边哭一边不停地叫着“爸爸,爸爸回来。”还有一个就是一乐在医院的窗口看到许三观在大街上,拖着病体,到大街上去找许三观,最后父子俩见到的时候,抱在一起哭。从这两个片段中,我们看到许三观和一乐的感情在不断加深,这两个片段也让电影看起来比小说里的情节更加温情。电影中的一乐我们并没有看到他长大,小说中的一乐却经历了知青下乡,这与两国的历史背景有着紧密的联系。
许玉兰人物形象不同。看完小说后,许玉兰给我的印象就是很泼辣,但又很勤俭持家。嫁给许三观之后,许玉兰一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就会坐在门槛上大哭大闹,把家里的丑事弄得人尽皆知;有时对一乐和许三观,还喜欢大吼大叫。许玉兰虽泼辣,但却是个但电很会持家的女人。许三观在丝织厂上班,每次拿回家的手套,都被许玉兰收好,积累起来,做精纺毛线衣;在闹饥荒的时候,她平时煮饭时攒下的那一点米就派上用场了。电影中的许玉兰给人的感觉就没有那么泼辣,甚至还有点温婉,柔弱,电影中也没有那些许玉兰勤俭持家的情节和镜头。小说中的许玉兰更符合中国妇女的形象,持家,把家里的事情打理得井井有条;她泼辣,爱聊别人的是非,但在文革时遭到批斗之后,就好像经过了重生一样。在电影中许玉兰的形象并不是那么突出,电影中的镜头没有体现出小说那样的泼辣,持家和会过日子。
人文情怀不同。电影和小说中许三观在一乐生病找人借钱和去往医院卖血的途中,遭遇的不同,都有给我感触很深的情节。小说中,许三观去找人借钱,十家借到了八家,就连之前和他不和的何小勇的老婆还有她的两个女儿都借给了他最多钱;电影中,许三观去找人借钱几乎是四处碰壁,找何小勇老婆借钱时,她很冷漠地说:“你儿子病了关我什么事,我凭什么要借你钱。”在去往医院卖血的路上,小说中的许三观遇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好心人看到他在大冬天里和冰冷的河水,主动提出给他热茶水喝;好心人把他送到旅馆,好心人借他小猪暖被窝,还有让他搭船的来顺来喜兄弟;小说中的这些情节给人很温情,很温暖的感觉,那种暖暖的人文情怀让人觉得舒心。电影中许三观卖血时有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镜头:许三观在医院和医生发生争执,把钱洒在地上时,让人心寒,揭露人性丑陋的一幕发生了,人们看到地上的钱,一哄而上地去抢这些救命钱。电影中这些镜头和小说中那些温情的情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体现了两国人文情怀的极大不同。
结局不同。小说中一乐得病是在他下乡的时候,而电影中一乐得病是在他小时候。小说的结局是许三观老了,想真正地为自己卖一次血,却遭到了血头的嘲笑,许三观想到自己的血没人要了,以后家里发生什么事就不能通过卖血来解决了,伤心得在街上大哭,这让人看到不免感伤和悲哀,也令人深深地反思。电影的结局是,一乐病好后,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在饭馆吃大餐,大团圆结局。这个结局虽温馨,但却不能像小说那样发人深省。
电影虽是根据小说来改编,但它们呈现给我们的人物,社会景象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总的来说,电影和小说的这些不同,都是因为中韩两国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的不同所引发的,从小说和电影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了两个国家那时候的社会缩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