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要对“进步”有一个定义,因为“进步”本身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没有划定标准的情况下家长的主观想法会多一些,比如:我觉得孩子画的不如别人的孩子好、我觉得孩子进步不大、我看不到孩子的进步等等。
“进步”的标准有哪些呢?
通常情况下,家长对“进步”的第一印象是绘画作品的视觉效果,这是最直观的,也仅是评判孩子是否“进步”的其中一个维度,并不适做全年龄段孩子学习绘画的评判标准,比如:四岁多的孩子你能要求他/她画的和四年级的孩子一个水平吗?
答案是否定的,但因为很多家长自己也没到专业机构学习过,所以,评判标准就比较单一,即:看孩子画的像不像。
相较于以上标准,我们更需要结合孩子所处的心理和生理发展阶段以及所处绘画的阶段去看,孩子所学的内容也要符合其目前所处阶段,不然就是难为孩子,甚至限制孩子的想象力。
其实,孩子学绘画的“进步”不仅体现在绘画技巧的提升,还有孩子对绘画的理解、创作思维的拓展、以及个人风格的形成,往细了说,孩子在颜色搭配方面的提升、线条流畅度的提升、画面布局能力的提升、构图意识的提升、丰富不同绘画工具的使用体验及使用熟练度的提升等等都是家长可以关注的方向。
家长可以试着将孩子不同时期的作品放到一起,用不同的维度去审视这些作品,家长一定会发现孩子作品中被自己忽略掉的进步。
学习小建议:
1)、孩子在初次、或前几次尝试绘画时容易缺乏自信,需要家长发现孩子作品中的优点、进步点及时的给予鼓励与肯定,帮助孩子先建立自信,别对绘画产生恐惧,确保下次还愿意来上课。
2)、每次上完课回到家,家长尽量抽出几分钟认真聆听孩子讲述其本节课作品及其背后的创作故事并积极与孩子进行互动,相信家长朋友们会为孩子们的奇思妙想所惊讶,尤其幼儿园时期的宝贝,其作品,因为其动手能力和所学知识并不一定同步,可能孩子的想法很好表达的却没那么好,所以,这时期的孩子其作品是用来听的,而不是看的,家长要格外注意这一点。
小结:
1、作为家长,我们要想看到孩子更多的进步,首先家长需要做一些学习,了解一些美术相关知识,看到孩子更多维度的收获。
2、处于不同绘画阶段的孩子,家长要用不同的标准去欣赏孩子的作品,明白该学习阶段的重点和非重点,以便更好的和孩子进行互动。
3、家庭美育作为三大美育——学校美育、社会美育、家庭美育——的重要一环,家长要引起重视,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参与其中,积极互动、并肩作战,而不是让孩子独自作战,这样孩子的绘画热情更能持久。
问题结论:
1.孩子有进步,但家长因为不了解、没注意,所以,没有发现,这时候家长可以先和任课老师做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习近况、上课表现,再结合其近期作品,根据以上提到的纬度去做对比,就很容易发现孩子的进步了。
2.孩子确实没有进步且出现作品应付、完任务、不认真的情况,家长就需要和孩子进行积极沟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用沟通解决,不要用威慑恐吓逼迫孩子。
以上是个人的理解和建议,家长朋友还有相关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下次我们一起再来聊一聊孩子学画画的那些常见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