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星期画了一幅王蒙的《青卞隐居图》,这周在网上听了方师两天课,觉得自己之前对画的理解还是不够深入,体会的不够用心,所以特意把画分成几个部分来写一篇反省,也是完成方师的课后作业:
王蒙《青卞隐居图》1,画中这几个离我们最远的山头主要用细密的牛毛皴法,之前觉得牛毛皴可能就是像牛毛一样细而软,所以画的时候也只是一味的把山石边缘的线条画的很厚重,没想到却是大错,忽略了山石的本质,越是细的线条为了表现出石头的质感,越需要力能扛鼎的笔力,还有山顶的树,画的时候也要注意它们和山石的关系,山顶的几块大石,虽大小接近,形状各异,但是每块石头边缘线的用笔,直接体现石头的前后体块关系。
2,山石间的瀑布用笔干脆,干净的留白让人感觉瀑布的流速很快,除了坚硬的峭壁,瀑布两侧的用笔很润,而且笔是铺下去的,这和周围的山石形成了对比,所以不管画什么都不应该把它们单独拿出来,而是对比着根据其本质画出彼此之间的关系,做到合理。
3,大山后的几处小屋,房子的线条笔直几乎没有变化,这和周围树的线条明显不同,房子后面的树用笔不是很挺,让人感觉距离我们较远,房顶上的茅草屋顶的线质相对房里的柱子就要稍软一些。
4,这一片树林自己在画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用笔,其实不同的树木,不同的叶子,质感也不同,再加上不同的叶子风吹之下的各种状态,轻盈程度,抛开浓淡干湿墨色深浅,单从用笔上体现这么多的关系,实在不容易,突然感觉之前学的全部被推翻重来了!!
5,最近的一条小河,河水中柔柔的线条表现出了水的流向和质感,下游水的小波纹表现出水流由动到静的变化,而这些线条的准确性也是和周围石头树木的对比下体现的。
在方师的课堂上,任何一幅画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他们之间的关系微妙复杂,核心就是用笔,一支小小的毛笔沾一点墨加一点水就能画出这么多变化,这个变化不是我之前学的浓淡干湿,而是用笔的变化!
突然对自己一直以来疑惑的笔墨关系有了一些新的理解,但是这个理解也意味着很多新的开始,加油吧!加油!
以下是几张课堂截屏,理法示范
用笔的合理性之小作文 用笔的合理性之小作文 用笔的合理性之小作文
网友评论